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用中醫治療法輕鬆擺脫喘病困擾

喘病是指由於外感或內傷, 導致肺失宣降, 肺氣上逆或氣無所主, 腎失攝納, 以致呼吸困難, 甚則張口抬肩, 鼻翼煽動, 不能平臥等為主要臨床特徵的一種病證。 嚴重者可由喘致脫出現喘脫之危重證候。 喘病古代文獻也稱“鼻息”、“肩息”、“上氣”、“逆氣”、“喘促”等。 喘病是一種常見病證, 也可見於多種急、慢性疾病過程中, 中醫對喘病有系統的理論, 積累了豐富的治療經驗, 在辨證論治的前題下, 有顯著的治療效果。 那麼, 如何用中醫法治療喘病呢?有下面幾種方法。

『實喘』

?風寒閉肺

症狀:喘息, 呼吸氣促, 胸部脹悶, 咳嗽,

痰多稀薄色白, 兼有頭痛, 鼻塞, 無汗, 惡寒, 或伴發熱, 口不渴, 舌苔薄白而滑, 脈浮緊。

治法:散寒宣肺。

方藥:麻黃湯。

方中麻黃、桂枝宣肺散寒解表;杏仁、甘草利氣化痰。 喘重者, 加蘇子、前胡降逆平喘。 若寒痰阻肺, 見痰白清稀量多泡沫, 加細辛、生薑、半夏、陳皮溫肺化痰, 利氣平喘。

若得汗而喘不平, 可用桂枝加厚朴杏仁湯和營衛, 利肺氣。 若素有寒飲內伏, 複感客寒而引發者, 可用小青龍湯發表溫裡。

若寒邪束表, 肺有鬱熱, 或表寒未解, 內已化熱, 熱郁於肺, 而見喘逆上氣, 息粗鼻煽, 咯痰粘稠, 並伴形寒身熱, 煩悶口渴, 有汗或無汗, 舌質紅, 苔薄白或黃, 脈浮數或滑者, 用麻杏石甘湯解表清裡, 宣肺平喘, 還可加黃芩、桑白皮、瓜蔞、葶藶子、射干等以助其清熱化痰。

?痰熱遏肺

症狀:喘咳氣湧, 胸部脹痛, 痰多粘稠色黃, 或夾血色, 伴胸中煩熱, 面紅身熱, 汗出口渴喜冷飲, 咽幹, 尿赤, 或大便秘結, 苔黃或膩, 脈滑數。

治法:清泄痰熱。

方藥:桑白皮湯。

方中桑白皮、黃芩、黃連、梔子清瀉肺熱;杏仁、貝母、半夏、蘇子降氣化痰。

若痰多粘稠, 加瓜蔞、海蛤粉清化痰熱;喘不得臥, 痰湧便秘, 加葶藶子、大黃滌痰通腑;痰有腥味, 配魚腥草、金蕎麥根、蒲公英、冬瓜子等清熱解毒, ?化痰泄濁;身熱甚者, 加生石膏、知母、銀花等以清熱。

?痰濁阻肺

症狀:喘而胸滿悶窒, 甚則胸盈仰息, 咳嗽痰多粘膩色白, 咯吐不利, 兼有嘔惡納呆, 口粘不渴, 苔厚膩色白, 脈滑。

治法:化痰降逆。 。

方藥:二陳湯合三子養親湯。

方中用半夏、陳皮、茯苓、甘草燥濕化痰;蘇子、白芥子、萊菔子化痰下氣平喘。

可加蒼術、厚樸等燥濕理脾行氣, 以助化痰降逆。 痰濁壅盛, 氣喘難平者, 加皂莢、葶藶子滌痰除壅以平喘。

若痰濁挾瘀, 見喘促氣逆, 喉間痰鳴, 面唇青紫, 舌質紫暗, 苔膩濁者, 可用滌痰湯, 加桃仁、紅花、赤芍、水蛭等滌痰祛瘀。

?飲淩心肺

症狀:喘咳氣逆, 倚息難以平臥, 咯痰稀白, 心悸, 面目肢體浮腫, 小便量少, 怯寒肢冷, 面唇青紫, 舌胖黯, 苔白滑, 脈沉細。

治法:溫陽利水, 瀉肺平喘。 ?

方藥:真武湯合葶藶大棗瀉肺湯。

方中用真武湯溫陽利水, 葶藶大棗瀉肺湯瀉肺除壅, 喘促甚者, 可加桑白皮、五加皮行水去壅平喘。 心悸者加棗仁養心安神。 怯寒肢冷者, 加桂枝溫陽散寒。 面唇青紫甚者, 加澤蘭、益母草活血祛瘀。

?肝氣乘肺

症狀:每遇情志刺激而誘發, 發病突然, 呼吸短促, 息粗氣憋, 胸悶胸痛, 咽中如窒, 咳嗽痰鳴不著, 喘後如常人, 或失眠、心悸, 平素常多憂思抑鬱, 苔薄, 脈弦。

治法:開鬱降氣。

方藥:五磨飲子。

方中以沉香為主藥, 溫而不燥, 行而不泄, 既可降逆氣, 又可納腎氣, 使氣不復上逆;檳榔破氣降逆, 烏藥理氕順降, 共助沉香以降逆平喘;木香、枳實疏肝理氣, 加強開鬱之力。 本證在於七情傷肝, 肝氣橫逆上犯肺臟, 而上氣喘息, 發病之標在肺與脾胃, 發病之本則在肝, 屬氣鬱寒證。 因而應用本方時, 還可在原方基礎上加柴胡、郁金、青皮等疏肝理氣之品以增強解鬱之力。 若氣滯腹脹, 大便秘者又可加用大黃以降氣通腑, 即六磨湯之意。

伴有心悸、失眠者, 加百合、酸棗仁、合歡花等寧心安神。 精神恍惚, 喜悲傷欲哭, 宜配合甘麥大棗湯寧心緩急。 本證宜勸慰病人心情開朗, 配合治療。

『虛喘』

?肺氣虛

症狀:喘促短氣, 氣怯聲低, 喉有鼾聲, 咳聲低弱, 痰吐稀薄, 自汗畏風, 極易感冒, 舌質淡紅, 脈軟弱。

治法:補肺益氣。

方藥:補肺湯合玉屏風散。

方中人參、黃芪、白術補益肺氣;防風助黃芪益氣護衛;五味子斂肺平喘;熟地益精以化氣;紫菀、桑白皮化痰以利肺氣。 若寒痰內盛, 加鐘乳石、蘇子、款冬花溫肺化痰定喘。

若食少便溏, 腹中氣墜, 肺脾同病, 可與補中益氣湯配合治療。

若伴咳嗆痰少質粘, 煩熱口幹, 面色潮紅, 舌紅苔剝, 脈細數, 為氣陰兩虛, 可用生脈散加沙參、玉竹、百合等益氣養陰。 痰粘難出,加貝母、瓜蔞潤肺化痰。

?腎氣虛

症狀:喘促日久,氣息短促,呼多吸少,動則喘甚,氣不得續,小便常因咳甚而失禁,或尿後餘瀝,形瘦神疲,面青肢冷,或有跗腫,舌淡苔薄,脈微細或沉弱。

治法:補腎納氣。

方藥:金匱腎氣丸合參蛤散。

前方溫補腎陽,後方納氣歸腎。還可酌加仙茅、仙靈脾、紫石英、沉香等溫腎納氣平喘。

若見喘咳,口咽乾燥,顴紅唇赤,舌紅少津,脈細或細數,此為腎陰虛,可用七味都氣丸合生脈散以滋陰納氣。

如兼標實,痰濁壅肺,喘咳痰多,氣急滿悶,苔膩,此為“上實下虛”之候,治宜化痰降逆,溫腎納氣,可用蘇子降氣東加紫石英、沉香等。

腎虛喘促,多兼血瘀,如面、唇、爪甲、舌質黯黑,舌下青筋顯露等,可酌加桃仁、紅花、川芎等活血化瘀。

?喘脫

症狀:喘逆甚劇,張口抬肩,鼻翼煽動,端坐不能平臥,稍動則喘劇欲絕,或有痰鳴,咳吐泡沫痰,心慌動悸,煩躁不安,面青唇紫,汗出如珠,肢冷,脈浮大無根,或見歇止,或模糊不清。

治法:扶陽固脫,鎮攝腎氣。

方藥:參附湯合黑錫丹。

參附湯益氣回陽,黑錫丹鎮攝浮陽,納氣定喘。應用時尚可加龍骨、牡蠣、山萸肉以固脫。同時還可加服蛤蚧粉以納氣定喘。

若呼吸微弱,間斷難續,或歎氣樣呼吸,汗出如洗,煩躁內熱,口幹顴紅,舌紅無苔,或光絳而紫赤,脈細微而數,或散或芤,為氣陰兩竭之危證,治應益氣救陰固脫,可用生脈散加生地、山萸肉、龍骨、牡蠣以益氣救陰固脫。若出現陰竭陽脫者,加附子、肉桂急救回,陽。

痰粘難出,加貝母、瓜蔞潤肺化痰。

?腎氣虛

症狀:喘促日久,氣息短促,呼多吸少,動則喘甚,氣不得續,小便常因咳甚而失禁,或尿後餘瀝,形瘦神疲,面青肢冷,或有跗腫,舌淡苔薄,脈微細或沉弱。

治法:補腎納氣。

方藥:金匱腎氣丸合參蛤散。

前方溫補腎陽,後方納氣歸腎。還可酌加仙茅、仙靈脾、紫石英、沉香等溫腎納氣平喘。

若見喘咳,口咽乾燥,顴紅唇赤,舌紅少津,脈細或細數,此為腎陰虛,可用七味都氣丸合生脈散以滋陰納氣。

如兼標實,痰濁壅肺,喘咳痰多,氣急滿悶,苔膩,此為“上實下虛”之候,治宜化痰降逆,溫腎納氣,可用蘇子降氣東加紫石英、沉香等。

腎虛喘促,多兼血瘀,如面、唇、爪甲、舌質黯黑,舌下青筋顯露等,可酌加桃仁、紅花、川芎等活血化瘀。

?喘脫

症狀:喘逆甚劇,張口抬肩,鼻翼煽動,端坐不能平臥,稍動則喘劇欲絕,或有痰鳴,咳吐泡沫痰,心慌動悸,煩躁不安,面青唇紫,汗出如珠,肢冷,脈浮大無根,或見歇止,或模糊不清。

治法:扶陽固脫,鎮攝腎氣。

方藥:參附湯合黑錫丹。

參附湯益氣回陽,黑錫丹鎮攝浮陽,納氣定喘。應用時尚可加龍骨、牡蠣、山萸肉以固脫。同時還可加服蛤蚧粉以納氣定喘。

若呼吸微弱,間斷難續,或歎氣樣呼吸,汗出如洗,煩躁內熱,口幹顴紅,舌紅無苔,或光絳而紫赤,脈細微而數,或散或芤,為氣陰兩竭之危證,治應益氣救陰固脫,可用生脈散加生地、山萸肉、龍骨、牡蠣以益氣救陰固脫。若出現陰竭陽脫者,加附子、肉桂急救回,陽。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