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所遇到的心理挫折、負擔或困惑, 大體上可以從自我心理、性心理、家庭(親子)關係、朋友關係及社會適應幾個方面來探討:
1、自我心理隨著心理的成熟, 青年在內心世界有許多複雜的事情要考慮, 甚至操心。 其中青年最關心的是對“自我的認識”, 即怎樣認清自己的行為、性格及心理上的表現。 在日新月異、快速成長的過程中, 覺得時時刻刻都要去摸索自己“心理上的肖像”, 即去發覺自己的性格如何, 自己在別人眼裡的印象, 自己的興趣及志向在何處, 將來會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等等。
由於對成長變化的自我肖像常摸索不清而感到煩惱,
2、性心理隨著性生理的發育, 青年的性心理也隨之發展。 隨著日益增長的性興趣與願望, 如何適應社會文化的要求而加以控制是青年們必須面對的問題。
同時, 更重要的是如何建立起自己的“心理性別”。 生理上的性別取決於人的解剖器官與生理現象, 但是在心理及行為上, 每個青年要學習如何按“生理性別”角色去講話、動作、穿著, 怎樣才能引起異性的好感與喜歡, 如何與異性朋友結交相處等等。 只有“生理性別”與“心理性別”相統一,
3、家庭關係如何與父母親相處, 是青年們的心理負擔與困難之一。 隨著思考方式的改變, 年輕人改變了對父母的看法, 開始批評父母的言行, 甚至“看不起”父母, 形成代際隔閡。 假如父母處理不當, 就有親子關係的衝突而不悅。
再者, 年輕人追求獨立自主, 力求減少依賴父母, 而有些父母卻不關心孩子的自主精神, 造成親子爭吵、家庭不睦。
4、朋友關係與同學、朋友交往是青年的一種需要, 在交往中相互學習、幫助, 會增長知識。 因此青年們的朋友感情非常濃厚, 自己是否被別人喜歡, 是否被朋友接納, 很是重要。
對於同學或朋友的言語接納很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