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風發生之前常可出現一些典型或不典型的症狀, 即中風預兆。 常見的有:
猝然倒地:在急速轉頭或上肢反復活動時突然出現四肢無力而跌倒, 但無意識障礙、神志清醒, 可立即自行站立起來。
眩暈:呈發作性眩暈, 自覺天旋地轉, 伴有吹風樣耳鳴, 聽力暫時喪失, 並有噁心嘔吐、眼球震顫, 通常歷時數秒或幾十秒, 多次反復發作, 可一日數次, 也可幾周或幾個月發作一次。
頭痛:疼痛部位多集中在太陽穴處, 突然發生持續數秒或數分鐘, 發作時常有一陣胸悶、心悸。 有些人則表現為整個頭部疼痛或額枕部明顯疼痛、伴有視力模糊神志恍惚等。
視力障礙:迅即發生視物不清、複視, 一側偏盲;或短時間陣發性視覺喪失, 又在瞬間恢復正常。
失語:說話含糊不精, 想說又說不出來, 或聲音嘶啞, 同時伴有吞咽困難。
疼痛:多在閑坐或睡眠時發作, 一側手足的肌肉發生間歇性抽筋或疼痛。
定向喪失:短暫的定向不清, 包括時間、地點、人物不能正常辨認, 有的則不認識字或不能進行簡單的計算。
精神異常:出現情緒不穩定, 易怒或異常興奮、精神緊張, 有的表現為神志恍惚、手足無措。
麻木:在面部、唇部、舌部、手足部或上下肢, 發生局部或全部、範圍逐漸擴大的間歇性麻木, 甚至短時間內失去痛覺或冷熱感覺, 但很快又恢復正常。
癱瘓:單側肢體短暫無力,
記憶喪失:突然發生逆行性遺忘, 無法回想起近日或近10日的事物。
一旦出現上述中風預兆, 提示中風即將在近期內發生, 尤其是原有高血壓、動脈粥樣硬化、心臟病、糖尿病的患者, 更應提高警惕積極採取預防措施:如離開施工現場、公路上、火爐旁、深水邊等危險境地, 轉移到安全的地方, 以防中風跌倒後發生其他意外傷害。 完全臥床休息, 改善心境、保持冷靜、避免情緒激動;堅持按醫囑服用相應藥物, 定時監測血壓及時調整用藥劑量;
中風時患者的表現各不相同, 輕者可見一側口角向下偏斜止並不斷流出口水;重得則可突然倒地、大小便失禁,
如中風後病人當即失去意識或倒地, 此時的搶救仍應盡可能避免將其搬動, 更不能抱住病人又搖又喊, 試圖喚醒病人。
對於昏迷的病人, 若醫生一時尚不能到來, 可即從冰箱中取出冰塊裝在塑膠袋內, 小心地放在病人頭上。 低溫可起到保護大腦的作用。
中風病人無論是否清醒, 在現場急救的同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