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中醫>中醫常識>正文

祛濕的中藥有哪些?這四款可健脾還祛濕

對於體內有濕氣的人來說, 其要想去除體內濕氣的話, 其實是可以通過選擇有相應作用的中藥材來實現的。 那麼, 祛濕的中藥有哪些呢?

中藥一:茯苓

茯苓, 曾被慈禧太后當作養生益壽的要藥, 不但自己常食用, 還將茯苓製成茯苓餅, 賞賜給大臣。 茯苓味甘淡, 性平, 人心、脾、肝、腎經, 具有健脾和胃、補腦健身、利水滲濕、寧心安神等功效, 被譽為中藥“ 八珍” 之 一。 茯苓特點是補而不峻, 利而不猛。 藥性平和, 既能扶正, 又能祛邪, 是脾虛濕盛者必不可缺的健脾祛濕中藥。

中藥二:薺菜

薺菜帶根全草入藥, 其幼嫩葉是人們喜愛的一種野菜,

早在西元前300年就有採食薺菜記載。 薺菜味甘、淡, 性微寒。 有補虛健脾、涼血止血、清熱利水等功效。 宜於濕熱胃痛、血熱吐血、濕熱泄瀉、便血等症。

中藥三:木瓜

一說到木瓜, 人們可能想到的是番木瓜。 雖然番木瓜有健脾胃功效, 但是入藥的還是皺皮木瓜或者木瓜。 木瓜味酸, 性溫, 歸肝、脾經, 有較好的舒筋活絡作用, 且能化濕, 為治風濕痹痛所常用, 筋脈拘攣者尤為要藥。 木瓜還能使濕濁得化, 中焦得以調和。 此外, 木瓜還有消食作用, 可用於消化不良症。

中藥四:砂仁

砂仁, 除了是一種健脾祛濕中藥, 還是生活中運用廣泛的一種香料。 砂仁昧辛, 性溫, 歸脾、胃、腎經。 能化濕開胃、溫脾止瀉、理氣安胎。 該品辛散溫通,

氣味芬芳, 其化濕醒脾, 行氣溫中之效均佳, 古人視其為醒脾調胃的、要藥。 故凡濕阻或氣滯所致之脘腹脹痛等脾胃不和諸症可以常用, 尤其是寒濕氣滯者最為適宜。 該品善能溫中暖胃以達止嘔止瀉之功, 但重在溫脾。

相關用戶問答
  • 1回答

    治療白癜風的中藥有哪些

    一定要先查出是什麼原因引起的白癜風,再根據專家的方案治療,治療白癜風。有許多值得借鑒的方法,如口服藥物、外用藥物、補骨脂注射液,以及鐳射、種植等方法。但是這些方法都有利也有弊,患者應該瞭解這些利弊,... [詳細答案]

  • 1回答

    小兒過敏鼻炎用藥有哪些?

    兒童過敏性鼻炎用藥基本上與成人相似,都是激素類藥物,容易產生耐藥性。藥物治療鼻炎不僅不能解決鼻炎問題,還會帶來藥物的毒副作用。特別是兒童的內臟器官發育尚未成熟,藥物對內臟器官的損傷是不容忽視的。長期... [詳細答案]

  • 1回答

    治療功血中藥有哪些?

    你好,中醫辯證治療功血的方法有:1、氣血瘀滯型功血:症見腹痛,腹脹拒按,出血量多,色紫黑有塊,舌苔灰暗。可用桃紅四物湯和失笑散治療。主要藥物有當歸,川芎,白芍,蒲黃,山楂炭,桃仁,紅花,三七等。2、... [詳細答案]

  • 1回答

    治療慢性盤腔炎的中藥偏方有哪些?

    你好,盆腔炎是女性內生☆禁☆殖☆禁☆器及其周圍的結締組織,盆腔腹膜發生的炎症,炎症可局限於一個部位,也可以幾個部位同時發生,可分為急性和慢性兩種.病人全身症狀不明顯,有時可有低熱,下腹痛及腰痛;月經增多和白帶增... [詳細答案]

  • 3回答

    肛裂的治療方法有哪些?

    你好,肛裂建議口服槐角丸,果導片,外用複方荊芥洗劑熏洗,外塗麝香痔瘡膏治療。辛辣刺激性食物不要吃,每天保持一次大便。是可以治癒的。 [詳細答案]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