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多動症、抽動症易混淆 如何區別?

孩子在學校聽課時不認真, 小動作多, 學習成績不理想, 當家長去接孩子時, 經常會被老師訓話, 這群所謂的差生或老師家長眼中的問題兒童, 實際上大多是患上了注意缺陷與多動障礙, 俗稱多動症, 有些更為嚴重的患上了抽動症。

多動症、抽動症易混淆 如何區別?

由於近年來在兒童中的高發, 多動症這一病症逐漸被社會認知。 然而另一種與多動症相似、症狀更為突出的抽動症, 就恐怕知之者甚少了。 隨著生活環境、生活方式及飲食結構的改變, 兒童多動症、抽動症的發病率越來越高, 已成為嚴重影響兒童身心健康的時代病。

其發病因素是多種多樣的, 常見的如環境污染, 鉛中毒, 長期精神刺激, 過多食用速食麵、火腿等含有防腐劑、添加劑的食品、烤羊肉串、涮羊肉, 用飲料代替喝水, 剖腹產, 新生兒窒息, 病毒感染, 腦外傷, 維生素、微量元素缺乏等。

兒童多動症是由輕微大腦功能失調引起的心理障礙性疾病, 又稱學習技能發育上的障礙, 多在7歲以前發病。 主要表現為 ① 注意力不集中:精神渙散、易走思, 做事雜亂無章。 有意注意差、無意注意強。 ② 活動過多:不能安靜, 上課時做小動作, 東張西望, 無法自製。 常伴咬鉛筆、咬指甲。 ③ 衝動任性:性情急躁, 愛發脾氣, 惹是生非, 不顧後果, 隨心所欲, 缺乏思考, 不聽勸, 難管教。 ④情緒不穩行為異常:心神不定,

情感脆弱, 興奮話多, 愛管閒事, 做事粗糙, 懶散拖拉。 ⑤ 學習困難:學習不專心, 缺乏計畫、時間、任務觀念, 作業難以完成, 字跡潦草, 讀寫時常有錯漏字或顛倒;計算、分析能力差, 或雖能簡單計算, 但缺乏耐心, 不能深入, 做應用題時理解困難。 患兒因注意障礙、多動、不能自控、成績低、干擾他人、被人歧視打罵, 可發展為說謊、鬥毆、破壞、離家出走等行為, 或發展成其他精神疾患。

抽動症是由於基底神經節結構和或功能存在異常等因素引起的快速、不自主的單一或複合肌群的收縮。 發病多在2-14歲之間, 男孩多於女孩。 主要表現為交替出現的刻板式眨眼、皺眉、呶嘴, 清嗓音, 扭脖子, 聳肩, 甩胳膊, 踢腿等, 甚至全身抽搐, 症狀可以部分地、暫時地自我控制,

感冒、精神緊張時加重, 入睡後消失。 病情加重後可出現穢語罵人, 有的繼發精神異常、強迫症、恐怖等。 本病症狀時輕時重, 不治療可持續到成人或延續終生。 由於患兒行為與性格的異常, 使患兒與環境的交往和實踐的機會減少, 嚴重影響患兒的成長。

治療和管理須長期堅持, 家長老師配合很關鍵

對於多動抽動症的病因, 專家通過臨床總結認為, 遺傳、體質、病毒感染、環境、神經等諸多因素皆可導致多動抽動症的發生。 在治療過程中也會出現反復發作的情況。 專家提到, 許多家長在治療一段時間後, 發現孩子沒有症狀了, 就不再堅持吃藥和管理, 結果一個感冒又引起復發。 因此, 要治癒首先要重視,

然後才會有良好的預後。

在平時生活中, 家長要理解孩子, 切忌責駡毆打孩子。 要知道他們對自身的控制能力很差, 大聲斥責會加重其精神負擔, 只能使病情加重或反復。 另外, 夫妻吵架、激烈動畫片及電影、緊張驚險的小說等均對孩子不利, 家長要儘量避免此類因素對患兒的影響。 個別患兒還有自殘及傷害他人行為, 家長要把利器、木棒等放在適當位置, 不讓孩子容易拿到。 還要讓孩子做到預防感冒、早睡早起、鍛煉身體, 積極配合治療, 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 當然, 家長也不要認為孩子有病就過分溺愛、順從, 患上多動抽動症的孩子大多很任性、固執, 如不注意糾正, 易有不良傾向。

老師大部分時間直接面對學生, 加之老師的職業特長更善於觀察學生的面部表情、肢體動作等,

上課時如果看到有同學擠眉弄眼、咧嘴聳鼻, 或有不該有的肢體動作時, 先不要批評, 應認真觀察, 如發現孩子的表情或動作是無規律性的頻繁交替進行, 或有異常喉音時, 要考慮到孩子可能是病態, 提醒家長及時帶孩子到醫院就診。 當患兒被確診為該病時, 老師應提醒同學們不要因患兒的怪異動作而哄笑、譏諷、嘲弄, 幫助患兒解決由於疾病帶來的生活和學習上的不便。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