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為什麼我們感動時會哭

我得承認, 我看電影的時候會哭。 在漆黑的電影院裡, 看著大銀幕上展現的世界, 被情節觸動、被音樂感染, 有時候眼淚就禁不住會流下來。 不過我並不以此而羞愧, 對我來說這是看電影能得到的享受之一。

許多高級哺乳動物, 從猩猩到大象, 都會流眼淚, 這是保證眼睛濕潤和清潔的一種手段。 科學家們還觀察到, 這些動物在忍受生理上的痛苦時, 也會像人類一樣哭泣。 但是, 人類可能是世界上唯一一種會由於情緒的原因而哭泣的動物。 這種情緒, 可能是對發生在自己身上或周圍的事情產生的悲傷或是喜悅的情緒,

也可能是因為受到文藝作品的感染:聽一段音樂或戲曲、看一段電影或演出、欣賞一幅圖片或雕塑, 都有可能讓人熱淚盈眶。 那麼, 人類為什麼能因感動而哭泣呢?

《人類為什麼要哭泣》(Why Humans Like to Cry)這本書就在試圖在回答這個問題, 作者邁克爾·特林布林(Michael Trimble)是倫敦大學學院神經研究所的榮譽退休教授、行為神經學專家。 這是一個非常有趣, 但又極難回答的問題, 因為迄今為止, 在這方面的研究並不深入。 一個原因這是一個典型的多學科研究課題, 涉及醫學、生理學、心理學、美學等多個領域, 另一個原因是目前還沒有什麼很好地量化“情緒”, 並將之與生理反應聯繫起來的工具。

為了研究因生理反應與因情緒波動而產生的眼淚的不同,

曾有過各種奇怪的研究, 比如1970年代的一項研究採用洋蔥或“催淚電影”來刺激志願者的眼淚並進行化學分析, 發現這兩種眼淚的化學成份有所不同, 另外一項研究是讓志願者記錄一個月內哭泣的次數, 發現女性因情緒原因哭泣的頻率確實比男性高, 這些結論的可靠程度尚待證實。

當然這方面研究真正的突破, 是在神經科學的發展、對大腦結構與功能的瞭解、以及大腦動態成像技術等有了飛速進步之後才產生的。 根據最新的研究成果, 人類因情緒而產生的哭泣, 很可能與大腦額葉、邊緣系統、腹面紋狀體和杏仁核等部位有關, 而這些部分也同時控制著大腦的記憶、想像、獎勵、喜悅、焦慮、恐懼等等。

作者認為人類因情緒而哭泣的能力, 是在進化過程中, 與人類的自我意識同時形成的。 受到抽象事物, 比如音樂、表演、繪畫雕塑所展現的“美”或是想像中的故事情節的刺激而哭泣, 表明人類具有了記憶與想像的能力, 並能與其他人分享情緒。 比如人類會因觀看悲劇而感到悲哀流淚, 其實是一種理解他人痛苦的情緒表現, 是加強人與人之間感情紐帶的一種方法;同時對個體而言, 因悲哀而流淚會降低杏仁核的活躍度, 減少焦慮恐懼等負面情緒。 人類對悲劇的反應是作者十分感興趣的話題, 本書的副題就是“悲劇、進化與大腦”(Tragedy, Evolution and the Brain)。

被藝術作品感動而哭泣流淚, 是人類進化的產物, 對個體有加強正面情緒回報、降低負面情緒的作用,

對群體則有感同身受、加強感情紐帶的作用。 所以下一次如果你因感動而想哭, 那就讓自己哭出來吧, 這對你有好處。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