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推薦:八種容易被拋棄的女人
英國《泰晤士報》一篇名為《眼淚能給女人幫忙嗎》的報導引起了記者的注意,
文章以美國總統候選人希拉蕊·克林頓的眼淚為切入點,
從中折射出流淚背後的種種心態,
的確,
每個人哭泣的理由都不同,
或委屈、或傷痛、或恐懼。
淚水有兩種
“人類學家發現,
流淚是人與生俱來的本能,
就像歎息、打噴嚏一樣自發。
”美國紐約執業心理醫生張源俠稱,
美國明尼蘇達大學心理學家威廉·佛萊曾經從生理心理學的角度對流淚行為進行了研究。
情感性流淚就是平常說的真哭,
在5年時間裡, 他研究了數以千計的流淚受試者, 結果表明, 在一個月內, 男人流淚的次數很少超過7次, 而女人則在30次以上。 根據流淚的動機, 他把流淚分為反射性流淚(如受到洋蔥刺激)和情感性流淚。
更多推薦:怎樣正確對待“生病”的婚姻
眼淚是種工具
另外,
流淚還是一種工具,
在與人對峙或想要獲得某種利益時,
很多人都會借助眼淚獲取主動。
有些人主動示弱,
“有人流淚是為了博得同情, 以此逃避現實。 ”張源俠說, 在職場上, 有些人工作出現了失誤, 於是就搶在領導批評之前流淚。 他們認為, 在領導看來, 流淚說明自己痛心疾首, 深刻反思過了。
此時此刻, 領導必然會心軟, 畢竟, 楚楚可憐的樣子很難讓人大動肝火。 “就像有些昆蟲一樣, 遇到危險就會縮成一團, 佯裝死亡, 這種‘利用擬態的逃避’和這類人的心態有異曲同工之妙。 ”張源俠補充道。
但不能因此讓自己的眼淚四處氾濫。 心理學界有個著名的“詹姆斯·藍克理論”,
“還有研究表明, 女性比男性長壽, 除了生育帶來的免疫力增強外, 情緒的適當宣洩也功不可沒, 其中哭是一個重要方面。 ”張源俠補充道。
所以, 哭個不停會讓傷心的感受越來越強烈。 最後, 提醒那些把眼淚當武器的人, 人都有心理疲勞期, 哭上一兩次能夠俘獲別人的心, 但使用多了, 大家就會見怪不怪, 哭的功效必然降低, 甚至還會招來別人的反感, 或讓人家對你的能力產生懷疑。
張源俠說:“我不想探究希拉蕊是有意為之還是情不自禁, 只是從這個新聞中, 我們看到她主動展示了女性的柔弱, 引發了女人的共情。 其實, 這就是心理博弈, 以退為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