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歲的王老漢, 患上糖尿病已經有十個年頭, 一直口服藥物控制血糖, 三年前, 王老漢感覺看東西模糊起來, 以為是因為年紀大了, 沒有及時去檢查。 不久前, 王老漢下肢開始浮腫, 醫院一查發現, 腎臟出了大問題, 蛋白尿、血肌酐指標已明顯升高, 被診斷為“尿毒癥”。
在老百姓看來, 糖尿病和慢性腎病這兩種疾病, 似乎不太相干, 可實際上, 糖尿病已成為慢性腎病一大誘因。 糖尿病引發慢性腎病的原因很複雜, 簡單說就是在糖尿病早期, 腎體積會增大, 隨著病程延長會出現持續的蛋白尿、水腫、高血壓等, 進而導致腎功能不全。
糖尿病腎病常發生在中老年人糖尿病患者身上, 病程多在10年以上, 男性患病幾率要高於女性, 20-30%的糖尿病人都有發生糖尿病腎病的可能。 發生了其他併發症, 如視網膜病變、 心腦血管等的人也容易併發糖尿病腎病。 如果血糖控制不良, 患糖尿病腎病的風險就會增加。 另外, 高血壓、高血脂也是糖尿病腎病的危險因素, 高血壓還會加重病情。
糖尿病腎病作為糖尿病的併發症, 飲食與糖尿病又有區別, 因為糖尿病腎病飲食原則要求優質低蛋白質飲食。 所謂優質, 牛奶蛋白是最好的, 其次是雞蛋、禽蛋蛋白, 再其次是魚類蛋白、瘦肉蛋白, 而植物蛋白為劣質蛋白,
特別注意不要吃對腎臟有刺激作用的食物, 如芥末、辣椒等, 否則會加重腎臟的病情。 糖尿病性腎病患者需將每日的主食總量保持在250~300克, 蔬菜可以多吃。 雖有蛋白尿, 但腎功能正常者, 每日蛋白質攝入量最好適當放寬, 以80~100克為宜。
此外, 飲食還應注意高鈣低磷, 通常高鈣的東西往往也高磷, 像動物內臟、排骨、蝦皮、壯骨粉之類, 肯定是高磷的, 不宜多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