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血管瘤的嬰幼兒, 應詳細記錄血管瘤類型、發生部位、表面顏色、形態大小、病變累及範圍, 是否高出皮膚等, 按測量大小用平面圖記錄下來, 一般每月複查一次。
如血管瘤增長速度過快應每週複查一次, 並將結果與上次檢查作對比, 如發現血管瘤病變範圍縮小, 表面顏色變淡, 皮膚隆起高度變平坦, 說明血管瘤病變在穩定期或消退期, 可以繼續觀察等待消退。 如果血管瘤病變範圍擴大, 表面顏色呈深紫色或深紅色, 表面皮膚隆起加重, 說明血管瘤病變在增生期, 應採取積極的治療措施。 如血管瘤病變部位在頭面部或手腳部位且增長迅速,
治療方法有很多種, 比如:鐳射、冷凍、手術、瘤體內注射抗癌藥“平陽黴素”、核醫學β射線敷貼治療等, 比較而言, 核醫學β射線敷貼治療可能是最佳選擇。
血管瘤是一種由真皮毛細血管增生和擴張所形成的先天性皮膚腫瘤, 呈良性經過。 大多數在出生時即有或在幼年時發病, 外表呈紅色, 對容貌影響很大, 受傷後較難止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