闌尾炎是指闌尾的化膿性疾病, 但有急慢性之分, 若有下腹固定壓痛對急性闌尾炎具有重要診斷意義, 若是慢性闌尾炎則多有急性闌尾炎史, 僅有右下腹不適感或隱痛, 可因活動、飲食不節而誘發。
【偏方一】
大黃10克, 芒硝9克, 連翹、銀花各12克, 紅藤15克, 元胡10克, 木香、桃仁各9克, 丹皮12克。 水煎服, 每日1劑。
本方清熱通腑, 行氣活血, 適用於濕熱瘀滯所致的闌尾炎, 其主要症狀如右小腹隱痛拒按, 持續或陣發, 或疼痛初在上腹部, 或先繞臍疼痛, 隨後轉移至右天樞穴附近, 可伴腹皮攣急, 脘脹納呆, 噁心噯氣, 微熱, 大便正常或秘結。
【偏方二】
金銀花12克, 蒲公英、紫花地丁各15克, 白花蛇舌草、大黃各10克, 川楝子、丹皮各9克, 赤芍10克, 虎杖15克。 水煎服, 每日1劑。
本方清熱解毒, 化瘀消痛, 適用於熱蘊所致闌尾炎, 其主要症狀如:腹痛拒按, 右下腹壓痛較明顯, 有反跳痛, 腹皮攣急, 或可捫及包塊, 伴身熱口渴食少脘痞, 噁心嘔吐, 大便秘結或便溏不爽, 小便短赤, 苔黃少津或厚膩, 脈弦數或滑數。
【偏方三】
銀花10克, 連翹12克, 黃芩、生地、玄參各9克, 生甘草6克, 大黃10克, 紫花地丁12克, 野菊花、蒲公英各9克, 冬瓜子30克。 水煎服, 每日1劑。
本方清熱解毒, 通腑排膿, 適用於膿毒潰散所致的闌尾炎, 主要症狀如:腹痛自右下腹擴展至全腹, 痛勢劇烈, 腹皮緊急,
【偏方四】
鮮野菊花60克, 敗醬草15---60克, 紫花地丁30克。 任選其中1種, 水煎;分3--4次服, 每日劑。
本方可用於急性闌尾炎。
【偏方五】
白芍18--45克, 甘草、柴胡各612各, 枳殼、丹皮、黃柏各10--15克。 水煎分3次服, 每日1劑, 重者加倍服。
本方適用於急、慢性闌尾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