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闌尾炎來說, 治療無疑是能讓患者康復的方法, 而在治療闌尾炎的過程中, 西藥治療是現在治療闌尾炎最為普遍的方法, 而很多人對於闌尾炎的西藥治療不是那麼明白, 所以小編今天就為大家介紹一下闌尾炎的西藥治療, 希望對於患者朋友能有所幫助。
1、5-氟脲嘧啶:本藥為1957年由DUSCHINSKY等合成, 為嘧啶抗代謝類藥物。 5-FU本身並無抗癌作用, 在體內需轉變為5-氟 -2-去氧尿苷單磷酸而起作用。 FDUMP抑制胸腺嘧啶核苷酸合成酶。
2、自力黴素:1955年從STREPTOMYCES CAEPITOSUS的培養液中提取的一種具有抗腫瘤作用的抗生素。
3、呋喃氟尿嘧啶:本藥為1966年由HILLER等合成的5-FU衍生物,
4、阿黴素:其抗癌譜廣, 治療指數較高, 為細胞週期非特異性藥物。 本藥為肝臟代謝和膽道排匯, 故肝功能減退者可產生嚴重毒性, 應減量應用。 本品對心臟有較強毒性, 毒性的出現與總劑量有關。 如總劑量在400毫克/米2則易影響心臟而出現心力衰竭。 其他副作用為白細胞和血小板減少以及貧血。
5、阿糖胞苷:本藥為嘧啶類抗代謝藥物, 需先經磷酸化成為活性型方能起作用, 抑制DNA聚合酶和干擾DNA的ARA-C為細胞週期特異性藥物, 主要作用於S期, 並對G1/S、S/G2邊界有延緩作用。
6、亞硝脲類:亞硝脲類藥物為細胞非特異性藥物, 屬烷化劑。 CCNU為口服藥, 具脂溶性。 口服吸收迅速, 能透過血腦屏障。 其副作用主要為延緩性骨髓抑制。 血小板的下降多在服藥後3-5周出現, 而白細胞的減少在血小板下降後1-2周發生, 停藥後可恢復;同時可有食欲不振、噁心和嘔吐等胃腸道作用。 因為可出現延緩性肝、腎功能損傷, 肝、腎功能不全者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