齲齒的檢查及治療方法
1、淺齲。 病變僅局限於牙釉質或牙骨質, 局部可見白色或灰黑色的齲斑。 無自覺症狀, 探查時可卡住探針尖端, 探針滑過病變部位有粗糙感, 探之無痛苦。
2、中齲。 病變較深, 累及牙本質淺層, 局部變黑, 可有溫度或化學性激發痛, 探之有明顯齲洞且敏感。
3、深齲。 病變深及牙本質深層而接近牙髓腔, 遇食物嵌塞或冷熱酸甜等刺激均產生疼痛, 局部多見黑洞。 探針可探查洞底在牙本質深層, 探之極敏感或疼痛, 無自發痛史。
輔助檢查
若確定齲壞部位有困難, 可拍攝X線牙片, 齲壞處可見黑色陰影。
齲齒中醫治療方法
中藥治療
1.若齒齦紅腫熱痛或有寒熱, 口有穢臭, 或齒孔出膿, 苔黃膩, 脈弦數者, 為風熱實火, 治以清泄陽明實熱。
方用:生石膏30克、竹葉6克、生山梔9克、銀花16克、連翹15克、赤芍10克、胡黃連9克、黃芩9克, 水煎服。
2.若齒齦不腫, 其痛日輕夜重, 徽寒不熱, 口無穢臭, 齒根齲齒易於動搖, 舌紅少苔, 脈弦細數者, 為陰虛火旺, 治宜滋陰降火。
方用:生地25克、玄參10克、麥冬12克、丹皮9克、知母9克、黃柏6克、川牛膝9克、金石斜10克、肉桂3克, 水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