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許多讀者的印象中, 腎移植是尿毒癥患者的唯一生路, 做了手術就可以像正常人一樣生活了, 特別是在屍體器官短缺的情況下, 有的醫生為引導親屬活體捐獻, 過度強調其好處, 沒有充分告知風險。 有的醫院甚至宣稱, 腎移植手術的成功率可以達到百分之95, 甚至百分之100。 可實際的情況是, 目前國外腎移植的一年存活率為百分之90以上, 五年存活率為百分之50-80, 平均存活率百分之60;國內的存活率要比這個低。
腎移植專家說, 雖然腎移植手術已經很成熟, 但仍是高風險手術, 病人術後要過感染關、急性排斥關等,
此外, 換腎者還需要終身服用抗排斥藥, 這位專家解釋:“新植入的腎永遠是個異物, 機體的免疫力本能地要排斥它, 抗排斥藥就是抑制機體的免疫功能, 讓新腎得以存活。 ”他說, 換腎者會一直處於低免疫狀態, 特別容易感冒。 一旦感冒, 就很難好, 很可能要了命。
腎移植絕不代表一勞永逸, 因為“新腎”是有使用壽命的, 按照目前醫學界公認的說法, 一個移植腎臟的使用壽命一般是5~6年。 腎臟的使用壽命一到, 病人的腎功能就必須再度面臨考驗, 要不再換腎, 要不還得重新接受血液透析治療。
對此專家指出, 血液透析可以說是貫穿病人一生的治療, 即使對可以做腎移植手術的病人, 按照常規做法也最好先接受短期的血液透析, 而在手術後, 如果腎功能未恢復, 也需要通過血液透析來過渡。
不僅如此, 隨著血液透析技術和各種藥物、材料的改良, 現在血液透析可以說已不受患者年齡和腎功能狀況的影響。
因此不少專家呼籲, 大眾應該對腎移植有個理性的看法:第一腎移植不是終末期尿毒癥病人唯一的、最佳的救命方法;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