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都跟關心寶寶智力的發育, 除了日常行為的教育外, 其實飲食對孩子智力發育也有很重要的影響。 什麼樣的飲食才能有效地促進孩子智力的發育呢?
據日本營養學專家飯野節夫研究結果表明, 兒童的腦力發展決定於食物。 這位自然療法研究所所長認為, 決定腦功能優劣的因素, 雖然與遺傳、環境、智力訓練等條件有關, 但80%以上還是取決於營養。 因為腦是人得以生存和從事各種活動的中樞, 故它對營養的富與貧、各種營養物質的偏與衰更為敏感。 即所攝取食物“質”的高與低, 對腦子的聰慧與否,
飯野節夫還發現, 有8種營養物質, 對腦力的健全發育起到了重要作用。
充足的脂肪可使腦功能健全;
充足的維生素C可使腦功能敏銳;
充足的鈣質能使大腦持續工作;
糖質是腦活動的能源, 但過量則會損害其正常功能;
蛋白質是腦從事複雜智力活動的基本物質;
維生素族物質可預防精神障礙;
維生素A能促進大腦發育;
維生素E能保持腦的活力。
上述物質不可能靠吃化學合成的藥物而獲得, 只能靠搭配合理的食物, 才能長期向人體足量提供。 也就是說, 孩子能長期合理地攝取富含上述物質的食物, 才會變得聰明起來。
1、魚肉
魚肉中富含多種蛋白質, 還含有不飽和脂肪酸以及鈣、鐵、維生素B12等成分, 是腦細胞發育的必須營養物質。
2、蛋黃
蛋黃中的卵磷脂經腸道消化酶的作用, 釋放出來的膽鹼直接進入腦部, 與醋酸結合生成乙醯膽鹼。 乙醯膽鹼是神經傳遞介質, 有利於智力發育, 改善記憶力。
3、動物的腦、心、肝等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脂類等物質。
4、大豆及其製品
大豆及其製品富含優質的植物蛋白質。 大豆油還含有多種不飽和脂肪酸及磷脂, 對腦發育有益。
5、蔬菜、水果及乾果
大豆及其製品富含多種維生素, 對促進大腦的發育、大腦功能的開發等均有一定的作用。 目前兒童普遍缺乏維生素。 輕微的維生素缺乏需要較長時間才會有一些明顯的症狀, 但有些是無法觀察到的, 如智力發育遲緩等;較嚴重的維生素缺乏, 會有相應的表現症狀,
然而現代生活中, 不少家長由於缺乏營養科學知識, 過分強調“補藥”的作用, 過分強調訓練對兒童智力的作用, 忽視飲食的科學搭配, 使攝取食物中, 糖、脂肪和蛋白質偏多, 鈣和維生素偏少, 影響孩子的智力發育。
因此, 糾正孩子的嗜糖習慣, 控制蛋白質和脂肪的攝入, 擴大和變換食譜, 減少食物中維生素的損失, 都是國外風行的“自然療法”的內容。 也是讓孩子的大腦能得到充分發育, 提高其智力的重要措施。
良好的營養搭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