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寶寶學走路呢?幼兒學走路是一個緩慢的過程, 家長不可過於著急, 應循序漸進。 今天小編來總結10種寶寶學走路的妙招, 希望可以幫到你。
寶寶學步期發育過程
第一階段(十至十一個月):此階段是寶寶開始學習行走的第一階段, 當父母發現寶寶在放手能穩定站立時, 就可以開始嘗試走路了。
第二階段(十二個月):蹲是此階段重要的發展過程, 父母應注重寶寶站——蹲——站連貫動作的訓練, 如此做可增進寶寶腿部的肌力, 並可以訓練身體的協調度。
第三階段(十二個月以上):此時寶寶扶著東西能夠行走,
第四階段(十三個月左右):此時父母除了繼續訓練腿部的肌力, 及身體與眼睛的協調度之外, 也要著重訓練寶寶對不同地面的適應能力。
第五個階段(十三至十五個月):寶寶已經能行走良好, 對四周事物的探索逐漸增強, 父母應該在此時滿足他的好廳心, 使其朝正向發展。
瞭解了寶寶學步期的發育過程, 接下來就來看看如何讓寶寶學走路吧。
10種寶寶學走路的方法
從爬行開始
爬行可以鍛煉寶寶腿部肌肉的張力和力量, 有利於學步。 經常讓寶寶在地板或硬的墊子(太軟的平面不利於寶寶練習)爬行, 可利用玩具進行誘導。
做做仰臥起坐
要練習寶寶的肌力, 還可以與寶寶做仰臥起坐運動。 寶寶仰臥, 媽媽拉著他的雙手做以下動作;坐起--站立--坐下--躺下, 如此反復幾次。 注意、拉寶寶的雙手不能太用力, 以防用力不當造成寶寶脫臼。
蹬蹬腿腳
雙手托住寶寶的腋下, 托起寶寶, 讓他做蹬腿彈跳動作, 練習寶寶腿部的伸展能力。
抓拿玩具, 攀攀爬爬
站立是走的前提, 將寶寶喜歡的玩具放在與寶寶高度差不多的沙發或茶几上, 鼓勵他扶著站起來抓取玩具, 還可以把玩具放在沙發上或拿在爸媽的手裡 , 鼓勵寶寶攀爬。
練習放手站立
寶寶開始會因為害怕不願意放手站立, 爸媽可以遞給寶寶單手拿不住的玩具, 如皮球、布娃娃等, 讓寶寶不知不覺放開雙手,
扶走訓練
讓寶寶在可以扶走的環境裡活動, 如讓他扶著牆面、沙發、茶几、小床、欄杆、學步的推車、輕巧的凳子移步。 爸媽還可以在寶寶身後, 扶住寶寶的胳膊, 帶動他向前邁步走, 慢慢地過渡到握住寶寶的一隻胳膊讓他自己走, 可以配合口令, 以調動寶寶的興趣。 注意不能牽拉或提起寶寶的前臂讓他行走, 這樣容易造成寶寶脫臼。
蹲在寶寶的前方
當寶寶扶著會走後, 爸媽可以蹲在寶寶的前方, 展開雙臂或者用玩具, 鼓勵寶寶過來, 先是一兩步, 再一點點增加距離。 等寶寶敢走後, 爸媽可以分別站在兩頭, 讓寶寶在中間來回走。
少抱多走
不要把寶寶抱著不放,
安慰+鼓勵
寶寶學走路時, 摔倒是不可避免的, 爸媽不宜過度緊張, 過度緊張反而會加劇寶寶對學步的恐懼。 當寶寶學步跌倒時, 媽媽應給予安撫和鼓勵。
營養儲備
多給寶寶吃含鈣食物, 保證寶寶骨骼的正常發育, 為學步加分。
如何讓寶寶學走路?以上10點, 家長需謹記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