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腹瀉的調理食譜
小兒腹瀉 小心!春季四大腹瀉寶寶易中招
兒童腹瀉應儘早補鋅治療
嬰幼兒腹瀉長期不治影響智商和身高
腹瀉的護理誤區
誤區一:寶寶高燒急死人, 拉稀跑肚小毛病
醫學觀察:父母可不要小瞧幾泡稀, 其中含有大量的電解質和水分, 而電解質是維繫人體血漿容量必不可少的, 是維持體內酸堿平衡的物質基礎, 水對人體的作用就更重要了, 嬰幼兒嚴重脫水可導致生命危險。 相反, 高燒是嬰幼兒對抗疾病的一種機制, 並沒有父母想像的那樣可怕。
誤區二:治療腹瀉, 最重要的是吃藥打針
醫學觀察:因為寶寶腸道環境受到侵害, 藥物並不是最重要的, 更不是惟一的治療方法。 口服補液、食物療法、精心的飲食護理在腹瀉病的治療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尤其是, 有些藥物對此時的腸道來說難以吸收, 而打針輸液藥物有效成分作用到腸胃並不理想。 總而言之, 藥物治療腹瀉不是最主要的, 所以父母的家庭和飲食護理最重要。
誤區三:寶寶一拉稀, 父母就立即自行給藥
醫學觀察:有些父母一看到孩子腹瀉, 馬上會使用藥物, 這些藥物來自:上次腹瀉時沒有吃完的藥物;根據自己的經驗和藥店的推薦自行購藥等。 不恰當的醫藥處理導致頻繁更換藥物和人為的藥物耐受。 事實上, 每一次腹瀉的病因、症狀、治療方法都可能不同,
誤區四:拉稀是病從口入, 限制飲食就天經地義了
醫學觀察:嬰幼兒腹瀉不提倡限制食量, 更不能限制飲水。 嬰幼兒正處於身體和大腦的快速生長階段, 腹瀉的孩子已經丟失了養分, 再禁食禁水豈不是雪上加霜。 許多腹瀉孩子往往由於處理不當, 導致"饑餓性腹瀉"的發生。 腹瀉就是這樣造成遷延的。
誤區五:習慣叫腸炎, 既然有"炎"就應該吃抗菌素
醫學觀察:這就是濫用抗菌素典型的代表。 亂用抗生素治療嬰兒腹瀉是導致治療失敗的主要原因。
誤區六:寶寶拉稀, 就一定是病了
醫學觀察:嬰幼兒, 尤其是小嬰兒, 非"病"的腹瀉現象是不少見的。 如:母乳餵養的嬰兒大便次數多, 也比較稀, 這不是腹瀉。 若乳母的飲食有所改變, 比如吃了涼的或油膩的食品、啤酒等, 或母親外出回來後馬上給孩子餵奶, 這樣那樣的原因可導致孩子的大便出現改變, 不要馬上就認為孩子腹瀉了, 立刻就吃藥、打針, 要等一等, 看一看, 是否由母乳造成的,
誤區七:腹瀉病治療都是一樣的
醫學觀察:引起嬰幼兒腹瀉的原因有很多, 細菌感染性腹瀉, 其中最具有代表的是細菌性痢疾;病毒感染性腹瀉,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秋季腹瀉。 廣義的嬰幼兒腹瀉病還包括:饑餓性腹瀉、消化不良性腹瀉、乳糖不耐受性腹瀉以及腸道易激惹綜合征等。 它們都各自有不同的治療方法, 家長們可不要混淆了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