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風寒型
1.生薑桂枝粥:生薑10片, 桂枝3克(研末), 粳米50克, 紅糖 30克, 煮稀粥食, 每日1-2次。
2.防風蘇葉豬瘦肉湯:防風15克, 蘇葉10克, 白蘚皮15克, 豬瘦肉30克, 生薑5片。 將前3味中藥用乾淨紗布包裹和豬瘦肉生薑一起煮湯, 熟時去藥包裹, 飲湯吃豬瘦肉。
二、風熱型
1.芋頭莖煲豬排骨:芋頭莖50克, 豬排骨100克, 將芋頭莖洗淨切塊, 豬排骨洗淨切塊, 同放砂鍋中加水適量文火煲熟食, 每日 2次。
2.冬瓜芥菜湯:冬瓜200克, 芥菜30克, 白菜根30克, 芫荽5株, 水煎, 熟時加適量紅糖調勻, 即可飲湯服用。
3.醋糖姜湯:醋半碗, 紅糖100克, 生薑30克, 醋、紅糖與切成細絲的生薑同放人砂鍋內煮沸10分鐘,
三、氣血兩虛型
歸芪防風豬瘦肉湯:當歸20克, 黃芪20克, 防風10克, 豬瘦肉60克, 將前3味中藥用乾淨紗布包裹, 與豬瘦肉一起燉熟, 飲湯食豬瘦肉。
也許你會很鬱悶, 什麼證不證的, 壓根就不認識, 那麼我們憑“症”即症狀調飲食治療。
方1 牛肉南瓜條
組成:牛肉300克, 南瓜500克。
用法:牛肉燉七成熟, 撈出切條, 南瓜去皮、瓤, 洗淨切條, 與牛肉同炒即可。
功效:固衛禦風。
主治:蕁麻疹, 屬風寒者, 皮疹色淡呈丘疹狀, 遇寒尤劇者。
方2 玉米須酒釀
組成;玉米須30克, 甜酒釀100克, 白糖少許。
用法:將玉米須放在鋁鍋中, 加水適量, 煮20分鐘後撈去玉米須, 再加入甜酒釀, 煮沸後放人白糖調味。 每日2次, 每次1劑。
功效:解熱透疹。
主治:蕁麻疹偏風熱型, 疹色紅, 灼熱瘙癢, 遇熱尤劇, 得冷則輕, 伴發熱口幹。
方3 荸薺清涼散
組成:荸薺200克, 鮮薄荷葉10克, 白糖10克。
用法:荸薺洗淨去皮切碎攪汁, 鮮薄荷葉加白糖搗爛, 放荸薺汁中加水至200毫升, 頻飲。
功效:涼血祛風止癢。
主治:蕁麻疹屬血熱者, 皮疹紅色, 灼熱瘙癢, 口幹心煩, 發熱, 舌紅苔薄。
方4 烏梢蛇羹
組成:烏梢蛇1條, 薑、料酒、鹽、濕澱粉各少許。
用法:烏梢蛇殺好洗淨, 整條放入沙鍋中, 加清水適量, 放入薑、料酒各少許。 先用旺火燒開, 撇去浮沫後用小火將蛇煮熟, 降溫後將蛇撈出。 用手將蛇肉一絲一絲撕碎, 將撕碎的蛇肉放回原鍋湯中, 加鹽調味後, 用大火燒開, 調入濕澱粉。 佐膳食, 隔日1次, 連食3~5次。
功效:祛風通絡定驚。
主治:氣血虧虛慢性蕁麻疹,
方5 馬齒莧地龍飲
組成:馬齒莧30克, 烏梅、綠豆衣、地骨皮各15克, 幹地龍9克。
用法:將馬齒莧洗淨切碎, 與烏梅、綠豆衣、地骨皮、地龍一起入沙鍋內, 加水適量, 共煎30分鐘, 棄渣取汁。 1日2次, 每次1劑。
功效:清熱熄風。
主治:急性蕁麻疹, 屬胃腸濕熱型, 周身蕁麻疹, 伴噁心嘔吐, 納差便溏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