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糖尿病腎病病史及症狀
有糖尿病病史, 腎臟損害的臨床表現與腎小球硬化的程度呈正相關。 出現微量蛋白尿時, 糖尿病病史多已5~6年, 臨床診斷為早期糖尿病腎病, 無任何臨床表現;約80%的患者在10年內發展為臨床糖尿病腎病, 即尿蛋白定量大於0.5g/24h, 通常無明顯血尿, 臨床表現為水腫、高血壓;一旦出現持續性蛋白尿, 伴有食欲減退、噁心和嘔吐、貧血, 提示已出現慢性腎功能不全。
二、糖尿病腎病體檢發現
不同程度高血壓、浮腫, 嚴重時可出現腹水、胸水等。 多合併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
三、糖尿病腎病輔助檢查
(一)尿糖定性是篩選糖尿病的一種簡易方法, 但在糖尿病腎病可出現假陰性或假陽性, 故測定血糖是診斷的主要依據。
(二)尿白蛋白排泄率(UAE)20~200μg/min, 是診斷早期糖尿病腎病的重要指標;當UAE持續大於200μg/min或常規檢查尿蛋白陽性(尿蛋白定量大於0.5g/24h), 即診斷為糖尿病腎病。 尿沉渣一般改變不明顯, 較多白細胞時提示尿路感染;有大量紅細胞, 提示可能有其他原因所致的血尿。
(三)糖尿病腎病晚期, 內生肌酐清除率下降和血尿素氮、肌酐增高。
(四)核素腎動態腎小球濾過率(GFR)增加和B超測量腎體積增大, 符合早期糖尿病腎病。 在尿毒癥時GFR明顯下降, 但腎臟體積往往無明顯縮小。
(五)眼底檢查, 必要時作螢光眼底造影, 可見微動脈瘤等糖尿病眼底病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