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型肝炎是病毒性肝炎中的一種, 其臨床特點是, 起病隱匿, 感染後多數人沒有明顯的臨床症狀, 部分感染者的肝功生化指標也是正常的。 僅表現為血清中抗HCV(+)和HCVRNA(+)。 這就導致了部分感染者認為自己的肝功能轉氨酶是正常的, 沒有進行及時的抗病毒治療。 實際上, 即使轉氨酶正常, 只要病毒持續存在, 肝組織學的病理損傷都將緩慢進展, 部分患者最終可導致肝硬化甚至肝癌的發生。 因此, 提醒感染者一定要重視丙肝病毒的檢測和治療。
丙型肝炎主要的傳播途徑是血液傳播, 但也有部分患者沒有明確的輸血史,
反復血液透析者和接受器官移植者;
共用注射器者;
既往曾有輸血或血製品者;
感染丙肝母親所生的嬰兒;
與丙肝感染者共用剃鬚刀、牙刷等密切接觸者;
曾進行介入性診療(胃鏡、內窺鏡、牙科器械、紋身紋眉等)者;
共用注射器者;
愛滋病感染者;
與丙肝感染者共用剃鬚刀、牙刷等密切接觸者;
有不潔性行為者;
針刺、刀傷或者破損黏膜處接觸丙肝陽性血液者;
建議有以下高危行為者, 及時主動的進行丙肝抗體的篩查:
1、如果血清中抗HCV及HCVRNA均陽性, 無論肝功生化指標ALT是否異常, 均應進行抗病毒治療。
2、一旦發現抗HCV(+), 要及時進行丙肝病毒核酸HCVRNA的定量檢測。
3、已進展至失代償期肝硬化的丙肝患者, 就失去了應用干擾素抗病毒治療的機會。 因此, 對丙肝感染的早發現早治療十分重要。
4、丙型肝炎的標準治療方案是:干擾素聯合口服利巴韋林, 多數患者均能取得很好的療效。 可以徹底清除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