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慢性咽炎的中醫療法

董老師從年輕時起就患有慢性咽喉炎, 平時只要一上課、多講話, 嗓子就會乾裂冒煙、疼痛不適, 但稍稍喝些水、休息片刻, 疼痛就會減輕, 家人考慮到董老師的職業特點, 每天都為她泡好一大壺浸著膨大海的水, 讓其帶到學校飲用。

可是這2年來不知什麼原因, 膨大海水喝了, 藥也吃了不少, 慢性咽喉炎理應趨於好轉, 但董老師的病情非但沒有減輕, 反而在逐漸加重, 前一時期不僅慢性咽喉炎未見痊癒, 連牙齒也腫脹疼痛, 搞得董老師是一籌莫展, 每天只能以喝粥解饑果腹。

其實, 造成董老師慢性咽喉炎持續不愈、牙齦炎急性發作,

就是氣候異常搗的鬼。 由於臭氧層的破壞, 導致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增多, 使得整個地球火熱炙盛, 再加上現代人長時間使用空調, 造成了這種夏酷熱冬溫暖的怪異氣候。 而氣溫增高的直接後果便是各種熱性病大量增多, 人體出現口乾舌燥、眼睛枯澀、皮膚缺水、大便不暢、心煩生燥等諸多不適。

氣象醫學的研究現已證明, 氣候乾燥時人的咽部會充血, 慢性咽喉炎發作加重。 熱浪襲擊還使牙齦炎的發病率上升, 臨床調查表明:在連續高溫之後牙周膿腫和牙疼病人可明顯增多。

對策與方法:

中醫學和現代氣象醫學通過研究認為:酷暑其實質就是氣溫異常增高、陽有餘而陰不足, 所以除了精神上潛心寧靜,

飲食上避免辛辣之外, 治療上可採用中醫的苦寒瀉火、甘寒滋陰之法。 像董老師這類慢性咽喉炎、急性牙齦炎病症, 主要是火毒內侵, 陰沉于下、陽浮於上, 造成肺胃熱盛, 咽喉、牙齦腫痛遷延不愈, 可至中醫喉科或五官科治療, 也可在中醫師的指點下內服中成藥“黃連上清丸”一日兩次、每次6~9克清熱瀉火, 或外加“三鮮湯”(鮮生地、鮮蘆根、鮮石斛煮水代茶)飲用。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