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晚上, 我正在吃飯, 突然接到老同學老羅的電話, 說是有一個病人病情有點複雜, 初步考慮可能跟心理因素有關, 叫我過去幫忙看看。
“這個病人名叫美霞(化名), 一向是個非常乖巧、活潑的女孩子, 正讀初中, 在班裡是文娛委員, 平時能歌善舞, 人緣不錯, 深受同學、老師的喜愛。
“兩年前, 病人突然變得鬱鬱寡歡, 離群索居, 不願意與人交往, 還無故辭去了所有的學生幹部職務, 同時拒絕了老師讓其參加舞蹈表演的邀請。 在家裡整日閉門不出, 家人邀其外出吃飯也不去。
“家人一直以為病人胃腸功能有問題, 輾轉當地多間大醫院的消化內科就診, 作全身檢查, 均未發現異常, 按內科對症處理也一直未見明顯效果。 家人甚是著急, 此次是抱最後一線希望奔我這裡來的。 我仔細查閱了她之前的就診經歷及檢查結果, 確實沒有發現足以解釋病人長期嘔吐、厭食的軀體病變。 此外, 鑒於病人有多次自殺未遂史, 我懷疑病人可能存在精神、心理方面的問題。 ”老羅在電話裡簡要地介紹了病人的情況。
老同學盛情邀約, 我不好推辭, 於是決定明天過去看看病人。
心理會診:複雜病情變明朗
到了消化內科, 老羅和病人的家屬非常熱情地接待我, 唯獨一個中年男子顯得有點不太高興。 後來才知道, 該男子是病人在當地醫院的主診醫生, 也是病人家裡請的家庭醫生。 我跟家屬以及家庭醫生進行了詳細的交談, 可是問來問去, 他們除了關心病人的嘔吐外, 實在無法提供更多對診斷有價值的東西, 於是我只好直接去問病人。
當時, 病人躺在床上, 用被子把整個身子包括頭部全部蒙住, 連叫幾聲都不應。 我猜測可能是人太多, 病人不好意思。 於是, 我將病人的家屬勸退到病房門外等候。 之後, 我用激將法跟病人說:“聽說你反反復複嘔吐已經有兩年多了,
“據說你以前是個很活潑、開朗的女孩子, 可一下變得不願出門, 不願與人交往, 是不是因為感覺到不安全才會這樣的?”既然病人不主動說,
病人仍不語, 但只見她眼前一亮, 並使勁地點頭。 我知道缺口已經打開了, 於是接著問:
“是什麼樣的不安全感呢?是不是覺得周邊的人總是用一種異樣的目光注視你, 並不斷竊竊私語地議論你?”
“是!你怎麼知道的?”病人終於開口了。
“我當然知道, 我還知道你很多情況呢。 不信, 我接著再問你。 ”我故意賣個關子。
“你是不是經常覺得, 耳邊聽得到有人在跟你說話, 但又看不到說話的人?”
“是!”
“那聲音是男的還是女的?”
“男女均有!”
“那他們說些什麼?”
“他們有時說我長得醜, 有時直接叫我去死, 去跳樓自殺……”病人說著說著就哭了起來。
“是不是因為這些聲音整天煩著你, 令你十分難受?”
“……”病人點頭不語,
“那你不吃東西、嘔吐, 是否也是受這些聲音的指使才這樣做的?”我待病人稍為平靜下來後, 接著問。 病人不僅承認了這一事實, 還告訴我更多的細節……
下一頁:這個診斷, 讓人驚訝${FDPageBreak}
這個診斷, 讓人驚訝
經過深入的面談, 我終於得出了最後的診斷——精神分裂症。 當我把這個診斷結果告訴在場的醫生及家屬時, 所有人都感到很驚訝。 尤其是病人的家庭醫生, 對我的診斷結果甚是不滿, 反復念叨著病人只是心理壓力大而已, 並懇請我多給她作心理輔導。 家屬的神色也顯得十分凝重, 似乎一下子無法接受這個現實。
無論家屬的反應, 還是那位家庭醫生的態度, 其實都在我意料之中。 為了讓家屬能儘快接受這一現實, 同時也為了讓那位家庭醫生心服口服,我決定約他們到辦公室坐下來談談。
“我知道,你們對這一診斷結果肯定感到非常意外。要你們在短時間內一下子接受這一現實,確實有點困難。”我首先對家屬的心情表示理解。
“但是,病人從發病至今,已足足用去兩年多的時間,病人的病情不但不見好轉,反而不斷加重。我想這是大家都看得到的事實。”我說到這兒,家屬點頭不語,算是默認。那位家庭醫生則面色煞白,額頭不停地冒汗。
“這並不是說,之前的醫生沒有盡心盡力。從我跟這位醫生簡短的交往過程中,看得出他對病人的病情一直都很緊張、很用心。”看到家庭醫生緊張的表情,我趕緊給他解圍。
“遺憾的是,病人的病情確實超出了他的業務範圍。從客觀上講,病人的病情有其特殊性和複雜性。一方面,從表面上看,病人以厭食、嘔吐、消瘦等軀體症狀為主要臨床表現,這就給家人和臨床醫生一種錯覺,以為病人主要是胃腸功能問題。另一方面,與軀體症狀的顯而易見相比,病人的精神症狀更加隱蔽,這也是精神病性症狀的特點。
“從病人的整個發病過程及剛才與病人交談的過程,可以看出,病人從不主動暴露自己的精神症狀,甚至在一開始醫生問她時都不肯說。在剛才的交談中,我們瞭解到,病人存在許多幻聽、妄想(指一種病理性的歪曲信念。內容荒謬、離奇,與病人的現實處境及既往經歷無關,但病人堅信不疑,無法通過擺事實、講道理來糾正)等精神病性症狀,這些症狀,你們之前肯定未曾聽病人講過。
“正因為病人精神症狀的隱蔽性,加上主觀上受社會偏見以及精神病學知識匱乏的影響,使得醫生和家屬無論在情感還是理智上,均不願意接受、承認病人患有精神病這一事實,結果將診治引到了死胡同。”
早期診斷,你也可以
“儘管如此,但並不意味著像你們女兒這樣的精神病無法早期發現。”我接著對病人的病情進行了回顧性分析,“首先,病人存在許多軀體症狀,但對其反復行胃腸道方面的檢查,均未發現任何可以解釋病人厭食、嘔吐的器質性病變,而且按內科對症治療,也絲毫見不到任何效果。這說明病人的軀體症狀可能不是器質性病變引起,而很有可能屬於功能性的,與精神、心理因素有關。其次,從發病一開始,病人就出現性情的改變,由原來的活潑開朗逐漸變得孤僻被動,此後多次實施自殺行為,並無故離家出走,私自跑到省城做瘦腿手術,這些都說明病人存在心理上的問題。
“從這些行為的性質看,無法用病人的軀體症狀來解釋,因為這些症狀先於軀體症狀表現出來。從行為的程度看,一方面,病人的行為給其社會功能帶來了嚴重的影響,使其無法堅持學業,人際交往能力明顯下降;另一方面,病人對這些行為本身缺乏客觀的判別能力,也就是說,病人不能從主觀上意識到這些行為是病態的、不正常的,因而缺乏主動求治的願望。
“綜合以上幾個方面,完全有理由認定,你女兒是一個重性的精神病病人。最後,從我跟病人交談獲得的精神症狀看,病人存在幻覺、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狀,這些症狀均屬於精神病學範疇。一旦病人出現此類症狀,就意味著他很可能是一個重性的精神病病人。”
在我的耐心解釋之後,病人家屬和那位家庭醫生最終接受了我的診斷。而更慶倖的是,病人在精神科醫生和護士的精心照料和護理下,病情很快得到了明顯改善。
後記:精神病病人在幻覺、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狀的支配下,出現形形色色的軀體症狀。進行相關檢查,排除了器質性病變後,就應該考慮到精神病方面的可能性。此時,及時尋求精神病學方面的專業幫助,不僅可以避免不必要的診治造成的巨大醫療浪費,更可以避免因誤診、誤治造成的病情延誤。 同時也為了讓那位家庭醫生心服口服,我決定約他們到辦公室坐下來談談。
“我知道,你們對這一診斷結果肯定感到非常意外。要你們在短時間內一下子接受這一現實,確實有點困難。”我首先對家屬的心情表示理解。
“但是,病人從發病至今,已足足用去兩年多的時間,病人的病情不但不見好轉,反而不斷加重。我想這是大家都看得到的事實。”我說到這兒,家屬點頭不語,算是默認。那位家庭醫生則面色煞白,額頭不停地冒汗。
“這並不是說,之前的醫生沒有盡心盡力。從我跟這位醫生簡短的交往過程中,看得出他對病人的病情一直都很緊張、很用心。”看到家庭醫生緊張的表情,我趕緊給他解圍。
“遺憾的是,病人的病情確實超出了他的業務範圍。從客觀上講,病人的病情有其特殊性和複雜性。一方面,從表面上看,病人以厭食、嘔吐、消瘦等軀體症狀為主要臨床表現,這就給家人和臨床醫生一種錯覺,以為病人主要是胃腸功能問題。另一方面,與軀體症狀的顯而易見相比,病人的精神症狀更加隱蔽,這也是精神病性症狀的特點。
“從病人的整個發病過程及剛才與病人交談的過程,可以看出,病人從不主動暴露自己的精神症狀,甚至在一開始醫生問她時都不肯說。在剛才的交談中,我們瞭解到,病人存在許多幻聽、妄想(指一種病理性的歪曲信念。內容荒謬、離奇,與病人的現實處境及既往經歷無關,但病人堅信不疑,無法通過擺事實、講道理來糾正)等精神病性症狀,這些症狀,你們之前肯定未曾聽病人講過。
“正因為病人精神症狀的隱蔽性,加上主觀上受社會偏見以及精神病學知識匱乏的影響,使得醫生和家屬無論在情感還是理智上,均不願意接受、承認病人患有精神病這一事實,結果將診治引到了死胡同。”
早期診斷,你也可以
“儘管如此,但並不意味著像你們女兒這樣的精神病無法早期發現。”我接著對病人的病情進行了回顧性分析,“首先,病人存在許多軀體症狀,但對其反復行胃腸道方面的檢查,均未發現任何可以解釋病人厭食、嘔吐的器質性病變,而且按內科對症治療,也絲毫見不到任何效果。這說明病人的軀體症狀可能不是器質性病變引起,而很有可能屬於功能性的,與精神、心理因素有關。其次,從發病一開始,病人就出現性情的改變,由原來的活潑開朗逐漸變得孤僻被動,此後多次實施自殺行為,並無故離家出走,私自跑到省城做瘦腿手術,這些都說明病人存在心理上的問題。
“從這些行為的性質看,無法用病人的軀體症狀來解釋,因為這些症狀先於軀體症狀表現出來。從行為的程度看,一方面,病人的行為給其社會功能帶來了嚴重的影響,使其無法堅持學業,人際交往能力明顯下降;另一方面,病人對這些行為本身缺乏客觀的判別能力,也就是說,病人不能從主觀上意識到這些行為是病態的、不正常的,因而缺乏主動求治的願望。
“綜合以上幾個方面,完全有理由認定,你女兒是一個重性的精神病病人。最後,從我跟病人交談獲得的精神症狀看,病人存在幻覺、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狀,這些症狀均屬於精神病學範疇。一旦病人出現此類症狀,就意味著他很可能是一個重性的精神病病人。”
在我的耐心解釋之後,病人家屬和那位家庭醫生最終接受了我的診斷。而更慶倖的是,病人在精神科醫生和護士的精心照料和護理下,病情很快得到了明顯改善。
後記:精神病病人在幻覺、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狀的支配下,出現形形色色的軀體症狀。進行相關檢查,排除了器質性病變後,就應該考慮到精神病方面的可能性。此時,及時尋求精神病學方面的專業幫助,不僅可以避免不必要的診治造成的巨大醫療浪費,更可以避免因誤診、誤治造成的病情延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