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婦科>正文

“基因靜音”治療宮頸癌

組氨酸去乙醯化酶抑制劑治療子宮癌
子宮癌的發展與一些外在的變化是相聯繫在一起的, 比如異常的組氨酸去乙醯化酶活動。 最近研究報導丙戊酸是組氨酸去乙醯化酶的抑制劑, 利用此藥物可以使子宮癌癌症細胞分化、調亡或者停止生長。 這項研究結果發表在7月7號的分子癌症(Molecular Cancer)上。
研究中對12個通過腫瘤活組織切片和血樣檢測剛剛確診為子宮癌的患者進行了丙戊酸鎂治療。 治療劑量分別是三個濃度:20 mg/kg、30 mg/kg和40 mg/kg, 每個濃度有四名患者, 通過口服方式進行了5天治療, 每天對腫瘤組織和血樣樣本進行採集直到服用藥物結束。

對腫瘤H3和H4組蛋白的乙醯化作用和組氨酸去乙醯化酶(HDAC)分別進行免疫蛋白印記和比色HDAC法以對治療效果進行驗證。
子宮癌在進行治療後有9個出現H3組蛋白高度乙醯化現象, 7個病人出現H4組蛋白高度乙醯化現象, 有6個病人是兩種組蛋白乙醯化現象都增強了, 丙戊酸在血清中的濃度在73.6到170.49μg/mL之間。 子宮癌腫瘤HDAC活動在80%的病人中下降了。 在進行丙戊酸鎂藥物治療藥物前後, HDAC活動有了較明顯的變化。 丙戊酸在血清中濃度與H3和H4腫瘤中高度乙醯化作用沒有明顯關係。
實驗結果證明了劑量在20~40mg/kg間的丙戊酸鎂對患有子宮癌患者的HDAC有高效和耐受性的治療作用。
據報導, 澳洲免疫學和癌症研究中心最近發明了一種新的療法用於治療子宮癌。
這種被稱為“基因靜音”的療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癌細胞的生長。
據瞭解, 子宮癌是由被稱為E6和E7的兩種致癌性濾過基因在子宮內引發的。 “基因靜音”療法利用特殊的“靜音隔離技術”, 將這種致癌基因阻隔在良性腫瘤之外並將其迅速殺死。 研究者在動物體內做了實驗, 結果表明, 這種療法可以將動物體內的癌變基因完全祛除。
在澳洲, 每年有近300名婦女死于子宮癌。 現有的子宮癌治療方法, 例如放射性療法和化學療法除了將癌細胞殺死之外, 同時也會殺死正常細胞。 “基因靜音”療法則不同, 在癌變初期, 或是當癌細胞已經擴散到肺部和肝臟的時候, 都可以用此種療法進行治療。
目的是將癌變基因重新進行隔離並將其祛除。 研究者稱, “基因靜音”療法可以將傳統化學療法的療效提高近4倍。 在使用“基因靜音”療法的同時與傳統療法相結合, 都有可能將癌症晚期患者治癒。
研究者說此項研究的下一階段就是將此種療法在人體內進行初步試驗, 並近一步驗證這種療法是否可以用於其他癌症的治療。 但“基因靜音”療法真正用於臨床, 仍最少需要三年的時間。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