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婦科>正文

子宮內膜增厚吃什麼中藥處方

子宮內膜增厚吃什麼中藥處方呢, 子宮內膜增厚是女性常見的一種婦科病, 近些年, 隨著人們飲食和生活習慣的不規律, 該病的發病率似乎有升高的趨勢。 下面介紹幾個治療子宮內膜增厚的中藥方劑, 來看看吧。

一、治療子宮內膜增厚的中藥方劑:

1、慎言祛瘀湯

原料:丹參15克, 雞血藤15克, 仙茅12克, 熟地12克, 赤芍12克, 川芎10克, 三棱12克, 莪術12克, 益母草15克, 枸杞12克, 柞木枝10克, 石見穿10克, 生蒲黃10克, 紫石英10克。

用法:加水泡至藥面上, 大火煎開, 再小火煎10分鐘就可, 每日1劑, 2次分服, 3個月為1療程。

治法:痛經, 月經過多或經期延長,

子宮內膜增厚, 不孕, 內膜異位囊腫。

2、柴胡當歸紅花東加減

原料:柴胡10克, 花粉15克, 當歸9克, 炮山甲15克, 桃仁15克, 川紅花6克, 大黃9克, 甘草3克, 台烏15克, 琥珀末1.5克, 黃糖適量。

用法:自加雞蛋1只, 與藥同煎, 清水3碗煎至1碗後納黃糖, 空腹服藥。

治法:活血祛瘀, 理氣養陰除痛。 適用子宮內膜增厚或子宮肌瘤病痛。

3、少腹逐瘀東加減

原料:小茴香、乾薑、延胡索、沒藥、當歸、川芎、赤芍、五靈脂、蒲黃、僵蠶等。

用法:水煎服, 1天1服, 分2次服。

治法:活血祛瘀, 理氣養血除痛, 適用於氣滯血瘀型子宮內膜增厚。

4、暖宮孕子丸

原料:熟地黃、香附、當歸、川芎、白芍、阿膠、艾葉、杜仲、續斷、黃芩等。

用法:水煎服, 1天1服, 分2次服。

治法:暖宮散寒, 適用於寒凝血瘀型子宮內膜增厚。

5、大黃牡丹皮東加減

原料:生大黃、牡丹皮、桃仁、紅藤、赤芍、夏枯草、牡蠣、枳殼等。

用法:水煎服, 1天1服, 分2次服。

治法:清熱利濕活血, 適

子宮內膜增厚是女性常見的一種婦科病, 近些年, 隨著人們飲食和生活習慣的不規律, 該病的發病率似乎有升高的趨勢。 下面介紹幾個治療子宮內膜增厚的中藥方劑, 來看看吧。

一、治療子宮內膜增厚的中藥方劑:

1、慎言祛瘀湯

原料:丹參15克, 雞血藤15克, 仙茅12克, 熟地12克, 赤芍12克, 川芎10克, 三棱12克, 莪術12克, 益母草15克, 枸杞12克, 柞木枝10克, 石見穿10克, 生蒲黃10克, 紫石英10克。

用法:加水泡至藥面上, 大火煎開, 再小火煎10分鐘就可, 每日1劑, 2次分服, 3個月為1療程。

治法:痛經, 月經過多或經期延長, 子宮內膜增厚, 不孕, 內膜異位囊腫。

2、柴胡當歸紅花東加減

原料:柴胡10克, 花粉15克, 當歸9克, 炮山甲15克, 桃仁15克, 川紅花6克, 大黃9克, 甘草3克, 台烏15克, 琥珀末1.5克, 黃糖適量。

用法:自加雞蛋1只, 與藥同煎, 清水3碗煎至1碗後納黃糖, 空腹服藥。

治法:活血祛瘀, 理氣養陰除痛。 適用子宮內膜增厚或子宮肌瘤病痛。

3、少腹逐瘀東加減

原料:小茴香、乾薑、延胡索、沒藥、當歸、川芎、赤芍、五靈脂、蒲黃、僵蠶等。

用法:水煎服, 1天1服, 分2次服。

治法:活血祛瘀, 理氣養血除痛, 適用於氣滯血瘀型子宮內膜增厚。

4、暖宮孕子丸

原料:熟地黃、香附、當歸、川芎、白芍、阿膠、艾葉、杜仲、續斷、黃芩等。

用法:水煎服, 1天1服, 分2次服。

治法:暖宮散寒, 適用於寒凝血瘀型子宮內膜增厚。

5、大黃牡丹皮東加減

原料:生大黃、牡丹皮、桃仁、紅藤、赤芍、夏枯草、牡蠣、枳殼等。

用法:水煎服,

1天1服, 分2次服。

治法:清熱利濕活血, 適用於瘀熱互結型子宮內膜增厚。

6、失笑散

原料:蒲黃、五靈脂等。

用法:每天2次, 每次4.5克, 經前3天, 開水浸泡, 待溫濾汁分服。

治法:生蒲黃性滑而行血, 五靈脂祛燥而散血, 皆能活血止痛, 適用於氣滯血瘀型子宮內膜增厚。

用於瘀熱互結型子宮內膜增厚。

6、失笑散

原料:蒲黃、五靈脂等。

用法:每天2次, 每次4.5克, 經前3天, 開水浸泡, 待溫濾汁分服。

治法:生蒲黃性滑而行血, 五靈脂祛燥而散血, 皆能活血止痛, 適用於氣滯血瘀型子宮內膜增厚。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