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跟骨質增生俗稱為跟骨刺, 它骨質增生症的一種, 骨刺是—種正常的生理退化現象, 多發於4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 長期、過度、劇烈的運動或活動是誘發骨質增生的基本原因之一。
1、年齡因素
隨著年齡的增長, 足跟關節及其軟組織因常年摩擦會出現退行性變, 尤其是關節軟骨的退變, 會導致足跟結構不穩定, 而易出現骨質增生。 這是人體一種正常的生理退化現象, 每個人都有可能出現, 只是程度不同而已。
2、足部外傷與勞損
扭傷、挫傷、跌倒傷、撞傷等足部外傷, 可使足跟軟骨彈性減弱或消失, 導致軟骨易受到摩擦。
3、足蹠腱膜損傷
蹠腱膜位於跟骨和蹠骨頭之間, 是一層緻密的纖維組織, 覆蓋於足底。 當長途步行或從高處跳下時, 蹠腱膜會受到損傷, 出現炎症並形成瘢痕組織。 若蹠腱膜附著在跟骨結節處的創傷性炎症反應長期存在, 就會刺激跟骨骨膜, 導致新骨出現, 即為骨質增生。
4、體重過重
體重過重會加重足跟的負擔, 更易患上足跟骨質增生。 所以對於一些肥胖人士最好就是減肥, 這有利於大大減少患上足跟骨質增生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