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兒科>正文

注意!濫用藥物易導致孩子耳聾

在孩子生病後, 家長要慎用藥物, 避免出現兒童藥物性耳聾。 尤其是抗生素易導致孩子耳聾, 家長要特別留意。 可是, 孩子生病不能不吃藥, 那麼, 要如何預防孩子出現藥物性耳聾呢?

抗生素易導致兒童藥物性耳聾

如今孩子感冒、發燒, 退燒藥、抗生素成了家長“對症下藥”的不二法門。 其實, 小兒感冒、發燒, 初期多是病毒感染引起的, 無需用抗生素。 如果一發燒, 就用抗生素, 不僅藥不對症, 還可引起菌群紊亂、耳聾。 孩子的聽力是很脆弱的, 內耳神經細胞非常嬌嫩, 稍有不慎都會導致其受到損傷。 抗生素中的一些種類如氨基糖甙類抗生素,

對耳內神經細胞的損害尤其巨大, 稍有不慎都會導致耳聾, 被稱為耳毒性藥物。

所以, 為了孩子的健康, 家長要注意避免兒童藥物性耳聾。

預防兒童藥物性耳聾的方法

母系親屬中有對某種藥物致聾者, 其後代均絕對禁用該類藥物。

兒童避免隨便使用抗生素, 必須用時, 劑量宜小, 療程宜短, 儘量不要靜脈給藥, 避免聯合用藥。

注意觀察用藥後的反應, 如出現頭暈、口角麻木、耳鳴和耳聾症狀時要及時停藥。 對老年人、小兒、體弱及腎功能減退應慎用耳毒性藥物。 避免同時或先後應用多種有耳毒性作用的藥物。 孕婦應禁用耳毒性藥物, 這類藥對胎兒有明顯的毒害作用。

用抗生素期間, 同時服用神經營養藥,

如維生素B、維生素C、維生素A及硫酸軟骨素等, 促使感覺細胞利用多種營養物質進行新陳代謝, 以起到保護內耳、預防藥物中毒的作用。 早期輕度中毒者, 聽力多可恢復。

一旦發現藥毒耳聾跡象, 應及時就醫治療, 可選擇維生素、神經營養藥和血管擴張劑等, 必要時可加用激素, 治療可持續2~3個月。 同時要進行積極的聽力和語言訓練, 力爭使輕中度耳聾患兒的聽力恢復或好轉, 將危害降至最低程度。 如果已發展為重度, 可在必要的藥物治療基礎上, 早期選配助聽器, 加強聽力、語言的康復訓練, 以使患兒生活品質有所提高。

抗生素對於孩子來說是很危險的, 所以在孩子生病用藥時要注意避免兒童藥物性耳聾。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