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說法, 到底孰真孰假呢?
“尖翅”≠“翅尖”
有一種說法是雞的“翅尖”部位是雞打針的部位, 是雞的淋巴所在地,
除了雞屁股上的兩個部位之外, 另一些腺體也是需要在宰殺時去除的:
鴨、鵝等水禽在頸胸和腰部位各有一對淋巴結, 但雞體內沒有成形的淋巴結, 但它有無被膜包覆的淋巴集結體。 腸道周圍分佈淋巴集結在屠宰加工時一般都已經處理掉;脖子表皮下也有一些明顯的小型淋巴集結。 淋巴組織在動物體內遍佈, 無法全部摘除。 這些小型淋巴組織如果沒有發生病變, 吃下去倒也不會對健康產生危害。
甲狀腺、甲狀旁腺這些大型腺體所含的激素較多, 對於雞, 標準化屠宰時胸腺、甲狀腺、甲狀旁腺會和殘餘的氣管一同摘除, 自己宰殺雞時可以注意去除。
雞肉不能跟以下食物搭配食用
1、雞肉+大蒜
大蒜性辛溫有毒, 主下氣消穀, 除風、殺毒。 而雞肉甘酸溫補, 兩者功用相佐, 且蒜氣熏臭, 從調味角度講, 也與雞不合。
2、雞肉+芥末
同食後, 會傷元氣。 因芥末是熱性之物, 雞屬溫補之品, 恐助火熱, 無益于健康。
3、雞肉+李子
同食則拉痢。 解救:吃雞尿白。
4、雞肉+菊花
同食則導致死亡。
5、雞肉+芝麻
同食嚴重會導致死亡。
6、雞肉+糯米
同食會引起身體不適。
10、雞肉+狗腎
會引起痢疾。
11、雞肉+鯉魚
雞肉甘溫, 鯉魚甘平。 雞肉補中助陽, 鯉魚下氣利水, 性味不反但功能相乘。 魚類皆含豐富蛋白質、微量元素、酶類及各種生物活性物質;雞肉成分亦極複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