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是夏冬兩季的過渡時期, 氣溫由熱向寒轉變, 立秋後, 往往白天很熱, 而夜晚比較涼爽, 早晚溫差變大。 人的身體也會由天氣的改變而隨之變化, 所以身體應該適當的調理, 那麼, 秋季飲食應該注意些什麼呢?秋季飲食又有哪些禁忌呢?
忌暴飲暴食。
一般人到了秋季, 由於氣候宜人, 食物豐富, 往往進食過多。 攝入熱量過剩, 會轉化成脂肪堆積, 使人發胖。 在秋季飲食中, 要注意適量, 不能放縱食欲, 大吃大喝。

忌吃辛辣生冷的食物。
秋天還應當少吃刺激性強、辛辣、燥熱的食品, 如尖辣椒等。 也要避免各種濕熱之氣積蓄, 凡是帶有辛香氣味的食物, 都有散發的功用, 因此提倡吃辛香氣味的食物, 如芹菜。 另外, 由於秋季天氣由熱轉涼, 人體為了適應這種變化, 生理代謝也發生變化。 飲食特別注意不要過於生冷, 以免造成腸胃消化不良, 發生各種消化道疾患。
忌吃過燥的食物。
中醫學認為, 苦燥之品易傷津耗氣。 秋季燥邪當令, 肺為嬌髒, 與秋季燥氣相通, 容易感受秋燥之邪。 許多慢性呼吸系統疾病往往從秋季開始復發或逐漸加重。 所以, 秋令飲食養生應忌過燥的食物, 比如一些煎炸類食物。 另外, 為迎接冬季的到來, 人體內還會儲存禦寒的脂肪。 因此, 熱量的攝取大於散發, 稍不小心, 體重就增加, 所以肥胖者秋季更應注意減肥, 應多吃低熱量的減肥食品, 如紅豆、蘿蔔、竹筍、薏米、海帶、蘑菇等。 此外, 普通人立秋後在飲食上要增酸, 以增強肝臟功能, 要多吃蘋果、葡萄、山楂、柚子等偏酸、多汁的水果, 對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等疾病都有療效。

忌吃油膩、煎炸的食物。
油膩煎炸的食物不易消化, 積聚在胃中, 加重體內積滯的熱氣, 不利於潤燥, 許多慢性呼吸系統疾病常在秋季復發或加重, 就是因為這個原因。
忌吃水生植物。
水生植物大部分在秋季成熟, 但同時也是帶最多囊蚴的時節, 這時生吃水生植物易受其感染, 導致腸黏膜發炎、出血、水腫、潰瘍、腹瀉、食欲不振,
忌不按食物安全期吃。
有些食物雖然有較好的養生作用, 但在某些時間段裡卻不宜食用。 如食物本身處於危險期, 或我們的身體處於和某種食物特質相衝突的階段時, 要格外加以注意。 比如蜂蜜有滋陰潤肺的作用, 但要注意在農曆七月時不要吃蜂蜜, 這是因為大多數有毒植物都在農曆七月開花, 蜜蜂採集了有毒植物的花後, 釀出的蜂蜜也會含毒。 農曆八九月份, 正是秋冬養陰的補給期, 應該多吃養陰潤肺的食物。 而生薑是辛辣食物, 食用後易使人生秋燥, 導致耗氣傷神, 所以最好不要吃。 瓜類屬於陰寒食物,

忌盲目控制飲食。
人所需要的營養物質和能量儲備應全面而均衡, 必須通過豐富的飲食提供。
忌盲目吃蟹。
秋季正是蟹肥時, 這個季節的螃蟹個大、體肥、味美, 而且進入秋季, 螃蟹會爬到岸上極易捕捉。 因此, 秋季成為了吃蟹的最好時機。 蟹雖好吃,但卻有許多講究。蟹要洗淨,蟹體內有大量細菌和污泥,如果不處理乾淨,這些病菌和污泥中的寄生蟲就可能帶至體內,使美味蟹變成殺手蟹,對健康產生極為不利的影響。
蟹雖好吃,但卻有許多講究。蟹要洗淨,蟹體內有大量細菌和污泥,如果不處理乾淨,這些病菌和污泥中的寄生蟲就可能帶至體內,使美味蟹變成殺手蟹,對健康產生極為不利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