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腫瘤科>正文

胃癌的癌前病變

癌前病變系指某些引起胃癌發生的危險性明顯增加的臨床情況或疾病, 胃癌主要的癌前病變有慢性萎縮性胃炎、胃息肉、胃潰瘍和胃大部切除術後殘胃等。

1.慢性萎縮性胃炎

由於壁細胞萎縮而導致泌酸量減少, 患者常有胃酸低下或缺乏, 使胃內硝酸鹽還原酶陽性菌的檢出率較正常人高2倍, 促進了胃內亞硝胺類化合物的合成。 Deveney報導以N-甲基N-硝基N-亞硝基胍喂飼切除胃竇的大鼠, 結果80%發生胃癌。 同樣用MNNG 喂飼未切除胃竇的大鼠僅50%發生胃癌, 這說明慢性萎縮性胃炎由於胃酸低下有利於胃內細菌的繁殖,

促進了胃內亞硝胺類化合物內源性合成, 從而增加了胃內致癌物質的濃度。

2.胃息肉

對胃息肉癌變率的報導懸殊頗大。 根據Huppler200多例的分析, 多發性息肉的癌變率高於單發性息肉, 腺瘤性息肉高於增生性息肉, 分別為14%, 9%、59%, 28%;對息肉直徑>2cm、廣基、無蒂者因易於惡變, 應積極予以手術切除。

3.胃潰瘍

經久不愈的慢性胃潰瘍是否會癌變尚有爭議, 但動物實驗證明, 潰瘍周圍的黏膜上皮在反復炎性刺激和修復過程中, 再生上皮易遭致癌因素的作用而發生癌變。 根據日本300例早期

4.胃大部切除術後殘胃

胃或十二指腸良性疾患而行胃大部切除術後, 由於喪失了幽門括約肌收縮的功能, 使十二指腸內容物返流入胃而引起鹼性返流性胃炎。

在返流液中的膽酸、脫脂酸卵磷脂以及胰酶溶解了胃黏膜上皮表面的脂蛋白層, 從而降低了胃黏膜的屏障作用;同時切除胃竇後, 胃泌素分泌量減少, 大大削弱了胃黏膜上皮的營養和屏障功能:胃竇切除後的胃酸分泌減少, 還有利於硝酸鹽還原酶陽性菌的生長繁殖, 促進了亞硝胺類化合物在殘胃內的合成, 使已受損害的胃黏膜屏障更易受致癌物質的影響而導致殘胃癌的發生。

5.其他

胃巨皺襞症:患者因巨大胃黏膜皺襞丟失大量血漿蛋白而常伴有低蛋白血症和浮腫, 其癌變率約為10%。

惡性貧血:有人對211例惡性貧血患者長期隨訪, 其中17例發生胃癌, 實際的發病率可能更高。 據293例惡性貧血死亡者屍解結果,

其中36例合併有胃癌。 惡性貧血患者胃癌的發生率較正常人約高4倍。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