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是近年來兒童和青少年高發的一種糖尿病, 這種型糖尿病對患者的危害很大, 甚至可以說型糖尿病對患者的影響將是一生的, 對於那些得了型糖尿病的患者來說如果不及時處理的話, 說不定還會危害到正常的生命健康呢?很多型糖尿病的患者都會有喝水特多, 很容易饑餓, 沒精神等問題。
型糖尿病對幼兒的身心成長影響很大, 同時這種糖尿病也是一種起病急的疾病, 通常型糖尿病會與呼吸首, 消化道感染有著直接的關係, 以下就是關於1型糖尿病患者的介紹, 希望能引起各位家長的注意。
常見症狀
病起病較急, 約有1/3Ⅰ型糖尿病患者于起病前有發熱及上呼吸道、消化道、尿路或皮膚感染病史。
多飲、多尿、多食易饑, 但體重減輕, 消瘦明顯, 疲乏無力, 精神萎靡, 視物模糊。 1型糖尿病幼兒在自己能控制小便後又出現遺尿, 常為糖尿病的早期症狀。
併發症
1型糖尿病患者易患各種感染, 尤其是呼吸道及皮膚感染, 女嬰可合併黴菌性外☆禁☆陰炎而以會陰部感染為明顯的症狀。
長期血糖控制不滿意的1型糖尿病患兒, 可于1~ 2年內發生 白內障。 晚期1型糖尿病患者因微血管病變導致視網膜病變及腎功能損害。
1型糖尿病 - 病因病理
自身免疫系統缺陷:因為在1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液中可查出多種自身免疫抗體,
遺傳因素
研究提示遺傳缺陷是1型糖尿病的發病基礎, 這種遺傳缺陷表現於人第六對染色體的HLA抗原異常上。 科學家的研究提示:1型糖尿病有家族性發病的特點——如果你父母患有糖尿病, 那麼與無此家族史的人相比, 你更易患上此病。
免疫因素
1型糖尿病是一種由T淋巴細胞介導的以免疫性胰島炎和選擇性胰島β細胞損傷為特徵的 自身免疫性疾病, 約有67 % ~88 %新診斷的1型糖尿病患兒的胰腺, 經組織學檢查證實, 有胰島炎存在, 且T、B 淋巴細胞浸潤現象顯著。
病毒感染因素
也許令你驚奇, 許多科學家懷疑病毒也能引起i型糖尿病。 這是因為i型糖尿病患者發病之前的一段時間內常常得過病毒感染, 而且i型糖尿病的“流行”, 往往出現於病毒流行之後。 病毒, 如那些引起 流行性腮腺炎和風疹的病毒, 以及能引起脊髓灰質炎的柯薩奇病毒家族, 都可以在i型糖尿病中起作用。
環境因素
環境因素包括病毒感染、嬰兒期牛奶餵養、預防接種疫苗、氣候、地理、毒素以及應激等, 它們均可促使1型糖尿病的發病。 在這些環境中, 對病毒致1型糖尿病的研究較多。
1型糖尿病 - 發病機理
目前認為1型糖尿病是由於胰島細胞受病毒或毒物等破壞, 在遺傳傾向基礎上引起的自身的免疫反應而發病。 一般認為B細胞破壞的機制有兩方面, 一是病毒或毒物有直接破壞細胞的可能性, 二是大多數情況下是這些外因使胰島B細胞產生了某種變化, 通過誘發自身免疫反應使細胞緩慢死亡。
1型糖尿病 - 臨床診斷
各種致病因素引起胰島素的來源不足, 空腹胰島素水準下降低於5μIU/ml(國際單位)以下時為1型糖尿病,
診斷依據
空腹胰島素低於5μIU/ml(國際單位), 空腹血糖超過6.8mmol/L(毫摩爾)以上診斷為1型糖尿病。
實驗室檢查
血糖 空腹血糖>6.6mmol/L,餐後2h血糖>11.1mmol/L。
血糖 每餐前及睡前留尿測尿糖為“次尿”(每日4個次尿), 兩個次尿之間所收集的尿為“段尿”(每日4個段尿)。 未經治療者, 尿糖常為陽性, 24h尿糖>5g。
糖化血紅蛋白 反映2個月內血糖的綜合平均嘗試, 是判斷患兒長期血糖控制善的可靠指標。 >8.5%~10%為輕度升高。 未經治療者及治療而控制不滿意者多>14%。
β細胞功能測定 在 糖耐量試驗測血糖的同時, 測各時相的胰島素及C肽水準。 Ⅰ型 糖尿病患兒在糖負荷時血糖峰佱顯著增設, 且2h不能回復到基線水準, 而胰島素及C肽反應低下。
血脂 未經治療的Ⅰ型糖尿病患者血脂顯著增高。
.1型糖尿病患者的患者還很容易發生各種感覺,因此對於家裡有1型糖尿病患者的家長來說一定要做好患者的日常護理,當發現有什麼問題的時候一定要及時的就醫才是避免悲劇的一個最好的方法。
血脂 未經治療的Ⅰ型糖尿病患者血脂顯著增高。
.1型糖尿病患者的患者還很容易發生各種感覺,因此對於家裡有1型糖尿病患者的家長來說一定要做好患者的日常護理,當發現有什麼問題的時候一定要及時的就醫才是避免悲劇的一個最好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