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缺少活動和鍛煉, 見陽光的時間少, 以及生活作息習慣不健康, 骨質疏鬆不僅僅是老年人的“專利”, 在年輕人中間也屢見不鮮。 中醫如何界定骨質疏鬆, 而骨質疏鬆吃什麼比較好呢?
中醫把骨質疏鬆症歸屬“骨痿、骨枯、骨痹”範疇, 認為其發病機理為腎虛及脾虛, 故針對病機而採用補腎壯骨、益氣健脾的治療法則。
一、補腎壯骨法
根據"腎主骨"的中醫學理論, 腎虛是骨質疏鬆的發病關鍵, 故治療宜補腎壯骨, 若腎精充足, 則筋骨堅硬有力。 有楊氏等選擇退化期骨質疏鬆症患者11例, 按臨床表現分成腎陰虛和腎陽虛型,
二、益氣健脾,
脾虛則腎精虧虛, 骨骼失養, 骨骼脆弱無力, 以致發生骨質疏鬆症。 故治療宜補氣活血、健脾調肝。 日本金井成行用加味歸脾湯治療骨質疏鬆症, 顯示對骨鹽量增加明顯, 可使貧血及更年期指數改善。 張氏等發現丹參能使骨折過程中膠原纖維絲形成增多, 鈣鹽沉積豐富, 證明了丹參可以從鄰近骨折骨組織中調動鈣, 以滿足新骨形成對鈣的需要, 這說明丹參具有直接調節鈣代謝的作用。
骨質疏鬆吃什麼好?
1、何首烏粥
制何首烏30g, 粳米100g, 大棗3枚, 冰糖適量。 將何首烏放入鍋內, 加水適量, 煎取濃汁, 去渣備用。 再將粳米、大棗、冰糖放入首烏汁中, 加水適量, 煎煮成粥食用。 適用于腎陰虛型骨質疏鬆症。
2、羊脊骨粥
羊脊骨(連尾)1具,
3、枸杞子羊腎粥
枸杞子30g, 羊腎1只, 肉蓯蓉15g, 粳米60g, 食鹽適量。 將羊腎剖開, 去掉內部筋膜, 切碎, 同枸杞子、粳米、肉蓯蓉同放鍋內, 加水適量, 溫火煎煮至粥熟, 食鹽調味, 溫食。 適用于肝腎陰虛型骨質疏鬆症。
4、參棗骨脂湯
黨參20g, 大棗20枚, 補骨脂15g。 以上諸味, 加水適量, 煎煮兩次, 去渣, 食棗喝湯。 適用于脾腎陽虛型骨質疏鬆症。
5、鯉魚湯
活鯉魚1條, 去鱗、鰓及內臟, 加蔥末、薑末、料酒和鹽, 稍醃片刻, 加水煮至湯白魚爛, 分次飲用。 適用於老年骨質疏鬆、腎炎水腫、黃疸性肝炎、肝硬化腹水、老年慢性支氣管炎、哮喘、糖尿病等。
6、鯽魚湯
活鯽魚1條, 去鱗、鰓及內臟, 加蔥末、薑末、料酒、鹽等調料, 稍醃片刻, 加水煮至湯白魚爛, 分次食用。 適用於老年骨質疏鬆、腎炎水腫、肝硬化腹水、糖尿病及痔瘡脫肛等。
骨質疏鬆吃什麼好呢?中醫推薦八款強骨藥膳
7、山藥杞子甲魚湯
懷山藥10~15克, 枸杞子5~10克, 甲魚1只(約500克)。 甲魚放入熱水中宰殺, 剖開洗淨, 去內臟, 與各用料一起燉熟, 加入薑、鹽、酒少許調味, 即可享用。 有滋陰補腎、益氣健脾功效。 適用于陰虛偏勝的骨質疏鬆症患者。
8、桑葚牛骨湯
桑葚子25克, 牛骨250~500克。 將桑葚子洗淨, 加酒、糖少許蒸制。 另將牛骨置深鍋中, 水煮, 開鍋後撇去面上浮沫, 加薑、蔥再煮。 見牛骨發白時, 表明牛骨的鈣、磷、骨膠等已溶解到湯中,
除了飲食和找出病因, 儘量在自己身體和實際情況允許的情況下做些合適的運動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