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過手術後, 原本以為可以一了百了, 剷除病魔, 跟疾病告別。 可是, 它往往糾纏不清, 尤其是和癌症相關的疾病, 更是揮之不去。
例如前列腺癌, 一些病人動手術把腫瘤切除後, 不久病情復發, 得繼續承受病魔的折磨, 的確令人擔憂。
在新加坡, 前列腺癌是男性的第6大癌症。 由於該症是一種高發癌症, 所以在男人的癌症死亡率中僅次於肺癌。 過去30多年來, 患癌率增加了3倍, 患者以60多歲者為最多。
前列腺癌症狀
前列腺癌分四個階段, 10年前, 由於檢定技術不夠完善, 病人被檢定患上前列腺癌時, 一般已到了第三或最後一期。
患有前列腺癌的男性, 小便困難, 或者出現尿頻的情況, 有些患者體重減低, 如果蔓延到骨骼, 會感到骨痛。
通過驗血, 能測出血液中前列腺抗原的數量, 抗原是由前列腺分泌, 如果數量高, 很可能患上前列腺癌, 也可能是反映出前列腺受到某方面的影響, 必須經過活組織檢查才能確定。
兩種蛋白物質標識發展情況
最近, 美國科學家通過多年的研究, 發現在人體內有兩種蛋白物質能夠標識出前列腺癌的發展情況。
他們發現一種稱為“EZH2”的蛋白和另一種稱為“ECAD”的蛋白物質。
研究人員表示, 前列腺癌在人體內的發展並不迅速, 因此患有早期前列腺癌的人, 不一定要立刻採用手術治療, 可以採取“進一步監視其發展情況”再做決定。 特別是對一些患有慢性病的患者來說, 這樣做可避免治療後而產生的不利影響。
科學家對259名已做過前列腺切除手術的前列腺癌患者進行研究。 由於癌症的復發通常須要數年的時間, 所以研究人員主要測試了患者血液中與前列腺有關的抗原, 並將其作為癌是否重新生長的一個信號。
研究人員說, 在正常情況下, 一旦前列腺被切除, 這種抗原的測數就應變成零。
“一高一低”說明復發可能
根據上述研究結果, 有53個患者的前列腺抗原升高, 說明已有復發跡象。 在這種情況下, 研究人員又對這些患者的癌細胞進行了生化標識物檢查, 結果發現在“EZH2”蛋白指標升高而“ECAD”蛋白指標中度下降的患者中, 近半病人出現癌症復發。
研究結果顯示, 這種蛋白指標“一高一低”的情況, 說明癌症患者復發的可能性增加了兩倍。
伊麗沙白醫藥中心泌尿專科高級顧問陳英俊醫生說:“這種‘一高一低’的蛋白指標檢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