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脾氣虛的各種症狀表現

脾氣虛證是指脾氣不足, 失其健運所表現的證候。 多因飲食不節, 勞累過度, 久病耗傷脾氣所致“脾氣虛”一詞出於《內經》 , 如《靈樞·天年》篇中有“七十歲, 脾氣虛, 皮膚枯”的論述。 其後歷代醫家對脾氣虛證進行深入研究及發揮, 指出脾主運化, 是氣血生化之源, 為後天之本。 若先天稟賦不足, 或素體脾胃虛弱;或後天失於調養, 或飲食不節, 饑飽失常, 或勞倦過度, 憂思日久, 損傷脾胃;或年老體衰, 或大病, 久病之後, 元氣未複, 失於調養, 均可使脾氣虧虛, 運化功能失常, 導致氣血生化乏源, 形成脾氣虛證。 下面為大家介紹脾氣虛的各種症狀。

(一)脾氣虛

在氣虛證基礎上, 以運化功能減退為突出是本證的特點。 表現為面色萎黃, 肌肉消瘦, 倦怠無力, 少氣懶言, 食少納呆, 脘腹脹滿, 食後尤甚, 大便溏薄或腹瀉。

(二)脾氣下陷

脾氣下陷又稱“中氣下陷”或“氣虛下陷”, 是脾氣虛的進一步發展。 表現除上述氣虛症狀外, 尚有氣陷症狀。 脘腹重墜作脹, 食後益甚, 小腹墜脹, 便意頻數, 經久大便溏瀉, 肛門重墜, 甚則脫肛, 子宮脫垂, 小便混濁如米泔等均是中氣虛甚不能固攝而下陷的表現。

(三)脾不統血

脾不統血是指脾氣虧虛不能統攝血液所表現的證候。 在脾氣虛的基礎上兼見月經過多, 崩漏, 便血, 尿血, 肌衄(皮下出血), 齒衄, 鼻衄等出血症狀。

“脾不統血”與“氣不攝血”本無嚴格劃分,

二證表現基本相同。 若從理論上說, 氣不攝血的出血是全身性的, 咯血、吐血、便血、尿血、肌衄等均可能是氣不攝血所致, 其所指範圍較廣;而脾不統血主要是指脾氣虛所致的出血, 主要表現為便血與崩漏, 可以認為脾不統血是氣不攝血的一部分。

(四)脾陽虛

脾陽虛, 往往胃陽也虛, 故亦稱脾胃虛寒證。 本證是脾氣虛的進一步發展。 在脾氣虛的基礎上, 尚有腹中冷痛, 喜溫喜按, 口泛清水, 大便稀溏, 白帶量多、清稀, 舌淡苔白, 脈沉細無力等寒象。 脾陽虛=脾氣虛+裡寒。

(五)寒濕困脾

本證是指寒濕內盛, 困阻脾陽所表現的證候。 濕邪困脾有寒象者屬之, 表現為脘腹痞悶脹痛, 口粘乏味, 不思飲食, 泛惡欲吐, 腹痛溏瀉, 頭身困重,

面色黃晦, 婦女可見帶下綿綿, 舌淡苔白膩, 脈濡緩。

寒濕困脾與脾陽虛都有脾失健運、寒象及濕阻表現, 但前者是寒濕外侵, 濕為因, 中陽受阻, 病程短, 屬實證;後者是陽虛失運, 寒濕內生, 濕為果, 病程長, 屬虛證或本虛標實證。

(六)濕熱蘊脾

濕熱蘊脾又稱脾胃濕熱。 多因感受濕熱外邪, 或過食肥甘, 酒酪釀濕生熱, 內蘊脾胃所致。 表現為口苦粘膩, 脘腹痞悶, 納呆厭食, 噁心嘔吐, 口渴不欲飲, 肢體困重, 小便短赤, 大便臭穢不爽, 或有身熱起伏, 或見色澤鮮明之黃疸, 舌紅苔黃膩, 脈濡數。

濕熱蘊脾與寒濕困脾, 在病機上皆為濕邪阻遏脾氣所致, 都表現為脾失健運的症狀, 其不同點在於前者為濕熱, 後者為寒濕。

(七)胃陰虛

胃之虛證,

雖有氣虛、陽虛及陰虛三種, 然胃之陽氣虛常隨同脾之陽氣虛出現, 而胃陰虛則常獨立成證。 胃陰不足, 胃失濡養, 虛熱郁於胃中, 影響胃納及和降功能。 表現為胃脘嘈雜、隱痛及虛痞, 饑不欲食, 食後飽脹, 口燥咽幹, 幹嘔呃逆, 大便幹結, 舌紅少津, 苔少, 脈細數。

(八)胃寒證

本證是胃的實寒證, 由陰寒凝滯胃腑所致, 故又稱寒凝胃脘證。 腹部受涼, 過食生冷, 寒邪凝於胃, 致氣機阻滯而發病。 表現為胃脘冷痛, 遇寒加重, 得溫則減, 口淡不渴, 或伴見胃脘水聲漉漉, 口泛清水, 舌淡苔白滑, 脈遲或弦。

胃寒證須與胃氣虛寒鑒別。 前者為實寒證, 當寒邪襲胃後而急性發病, 病勢較劇, 病程短;後者為虛寒證, 發病緩, 病程長, 遷延難愈, 且多在脾胃虛證中出現,

伴有脾陽虛不能健運的症狀, 如腹部脹滿, 食後更甚, 大便溏薄清稀等。

(九)胃熱證

本證是胃的實熱證, 又稱胃火證。 據其表現又可分為胃中鬱熱與胃火上炎兩種證型。 前者的病變局限在胃中, 又稱熱熾胃中或胃中伏火, 表現為胃脘灼痛, 吞酸嘈雜, 或食入即吐, 或渴喜冷飲, 或消穀善饑, 尿赤便結, 舌紅苔黃, 脈滑數;後者的病變不僅在胃, 且循經上熏, 沿胃經循行部位, 致牙齦腫脹疼痛, 面頰腫脹, 牙齦出血, 咽峽及扁桃體腫痛, 口臭等症。 胃熱證須與胃陰虛證鑒別。 前者為胃之實熱證;後者為胃之虛熱證。

(十)食滯胃脘

食滯胃脘又稱傷食。 由暴飲暴食, 飲食過度而急發。 表現為胃脘脹悶, 甚則疼痛, 噯腐吞酸, 噁心嘔吐, 吐出酸腐餿食, 吐後脹痛得減,或矢氣便溏,瀉下物酸腐臭穢,舌苔厚膩,脈滑。

瞭解以上脾胃的基本功能和病機,就能對自己的病有個基本瞭解,找醫生看病的時候可以更好反映病情,並可以結合具體情況採取相應的食療保健措施。

吐後脹痛得減,或矢氣便溏,瀉下物酸腐臭穢,舌苔厚膩,脈滑。

瞭解以上脾胃的基本功能和病機,就能對自己的病有個基本瞭解,找醫生看病的時候可以更好反映病情,並可以結合具體情況採取相應的食療保健措施。

相關用戶問答
  • 3回答

    白癜風有什麼症狀表現呢

    一、白斑顏色變深,為雲白色或瓷白色,這是白癜風晚期的症狀表現。白癜風患者白斑的顏色會隨著病情的發展逐漸變化。 二、皮損與健康皮膚邊界有明顯界限也是白癜風晚期的症狀表現。白癜風患者發病初期,顏色較淺,... [詳細答案]

  • 2回答

    腺樣體炎的症狀表現

    你好,腺樣體炎由於細菌或病毒感染而致的腺樣體的炎症。腺樣體又稱增殖體或咽扁桃體,是所有正常兒童鼻咽腔都存在的淋巴組織團塊。 建議你及時到醫院接受檢查與治療,飲食上注意禁忌辛辣刺激的食物等。 [詳細答案]

  • 3回答

    有哪些小兒癲癇的症狀表現

    1、小兒癲癇的智慧性格和改變:兒小癲癇未經系統規律地治療或發作頻繁(尤其是大發作或出現過持續狀態後、,長期不能控制者,智慧和性格的改變比較明顯,如表現為智慧低下、呆傻、遲鈍、幼稚、、言語不清、沉默寡... [詳細答案]

  • 3回答

    小兒癲癇的症狀表現都有哪些?

    1、小兒癲癇的智慧性格和改變:兒小癲癇未經系統規律地治療或發作頻繁(尤其是大發作或出現過持續狀態後、,長期不能控制者,智慧和性格的改變比較明顯,如表現為智慧低下、呆傻、遲鈍、幼稚、、言語不清、沉默寡... [詳細答案]

  • 3回答

    癲癇發病前患者有哪些症狀表現?

    一、情感障礙:可產生發作性的情感異常,像突然感到憂傷、憤怒、恐懼、大禍臨頭、末日來臨等。二、識別性症狀:記憶障礙最常見。有的病人對本來陌生的人或物產生熟悉的感覺,稱“似曾相識”感。有的對熟識的人或環... [詳細答案]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