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脾氣虛?脾氣虛是指脾氣不足, 運化水穀精微功能減弱, 臨床以腹脹, 便溏, 疲乏為主要表現的證。 常見於泄瀉、胃脘痛、腹痛、水腫、痰飲、哮喘、痿證、小兒疳積, 以及西醫的慢性胃腸炎、慢性腎炎、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等疾病。 脾胃同居中焦, 脾胃之氣統稱中氣, 故脾氣虛證屬於中氣不足範疇。
脾氣虛證應注意與胃氣虛證鑒別:
⑴脾胃屬土, 同居中焦, 共同完成飲食物的消化、吸收與輸布, 所以脾氣虛與胃氣虛證主要表現在消化機能異常, 兩者同為虛證, 皆可見到面色萎黃, 倦怠懶言, 舌淡苔白。
⑵脾氣虛證,
⑶胃氣虛證, 受納腐熟功能減弱, 胃失和降以胃脘隱痛, 食欲不振, 消化不良, 噯氣嘔惡為特徵。
審證要點
⑴有飲食失調、勞倦、思慮傷神, 久病體虛之病理基礎。
⑵有脾失健運的證候:食少、腹脹、便溏。
⑶有氣虛證候:神疲乏力、氣短懶言、舌淡、脈無力。
⑷可有水濕積聚證候:浮腫、形體肥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