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鱗病是一種遺傳性皮膚病, 患者常有皮膚乾燥、鱗屑等表現, 臨床中比較常見的有尋常型魚鱗病、性連鎖性魚鱗病、表皮松解性角化過度魚鱗病、板層狀魚鱗病, 其發病與遺傳、心理、神經、化學、內分泌、感染或外來作用等因素有關, 這些因素均通過引起皮膚微循環障礙, 角質代謝異常, 角質層增厚的病理改變。
尋常型魚鱗病:病理改變為表皮變薄, 角質層略有增厚, 顆粒層減少或消失, 毛囊孔和汗腺有角質栓塞, 皮脂腺數量減少。
性連鎖性魚鱗病:病理改變為角質層、顆粒層均增厚, 釘突顯著, 血管周圍有均勻分佈的淋巴細胞浸潤,
表皮松解性角化過度魚鱗病:又稱大皰性先天性魚鱗病樣紅皮病。 病理改變為角化過度和棘層內含有粗大顆粒, 顆粒層及棘層上部有網狀空泡化, 表皮內可見水皰, 真皮淺層有少許炎症細胞浸潤。
板層狀魚鱗病:病理改變為中度角化過度, 部分呈局灶性角化不全, 顆粒層變薄或稍增厚, 棘層中度肥厚, 真皮層上層有炎症細胞浸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