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好發年齡 多見於青年人, 男女患病率無顯著差異。
2.好發部位 好發於面、上胸、背等皮脂腺豐富部位。
3.典型損害 基本損害為黑頭粉刺、白頭粉刺、炎性毛囊性丘疹及丘膿皰疹, 數量較多, 散在對稱性分佈, 嚴重時可形成炎性結節、囊腫、膿腫、瘢痕疙瘩。 同一患者在同一時期常以某一種損害為主, 亦可幾種皮損共存, 常伴有皮脂溢出。 皮疹消退後留色素沉著, 少數留凹陷性瘢痕。
痤瘡的輕重可按Pillsbury分為I、II、III、IV級。 I級為輕度, 表現為散在多發的黑頭粉刺, 可有少數炎性丘疹;II度為中度,
4.自覺症狀 一般無自覺症狀, 炎症明顯者可有疼痛。
5.病程 病情時輕時重, 皮損此起彼伏, 常持續多年。
6.實驗室檢查 皮損活檢組織病理示, 毛囊皮脂腺慢性炎症, 其中粉刺性損害可見毛囊漏斗部擴張或微囊腫, 內含角質栓;丘疹性損害可見毛囊周圍淋巴細胞為主的炎細胞浸溷澗吩毛囊壁破裂;膿皰性損害為毛囊性膿腫, 周圍有大量炎性滲出物, 含有淋巴細胞和多形核白細胞;囊腫性損害可見部分毛囊壁破裂;膿腫性損害可見皮脂腺部分或全部破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