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皮膚科>正文

青少年皮肌炎的中醫治療

甜甜今年14歲, 3個月前無明顯誘因面部出現紅斑、乏力、肌痛等症狀, 到醫院診斷為皮肌炎, 經內服潑尼松治療3個月後, 病情有所好轉, 但是仍然感到倦怠乏力, 腰酸, 納差, 四肢抬舉困難, 於是求診于中醫。

查體:體溫37.1℃, 雙眼瞼及周圍呈暗紅色水腫性紅斑, 上臂、肩、胸前三角區有類似皮損, 但色稍淡紅, 四肢肌肉疼痛, 手舉過肩困難, 雙手握力差, 腿不能高抬, 步履維艱, 手足末端發涼呈青紫色。 血象、血沉、尿酸脫氫酶, 肌酸磷酸酶均升高。 檢查:肝功, 尿常規正常。 脈細數, 舌淡, 苔薄白。 經檢查診斷為皮肌炎, 辨證分型為脾腎不足,

寒濕阻絡。 治宜益腎健脾, 溫經散寒, 活血通絡。

開處方:黃芪、黨參、臼術、茯苓、女貞子、菟絲子、山藥、丹參、雞血藤、鬼箭羽、烏梢蛇、秦艽、桂枝、白芥子、白花蛇舌草。 同時繼續服用潑尼松, 每天40毫克。

甜甜服上方14劑後, 複診:精神食納好轉, 但仍感乏力。 繼續服用1個月後, 三診:病情明顯好轉, 肌痛減輕, 手能舉過肩, 肌力仍差, 實驗室檢查除血沉稍快外余均正常。 繼續服用上藥鞏固治療, 潑尼松減量至每天30毫克。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