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褐斑是指皮膚表面出現的大大小小、面積不等的半片, 這樣的情況大都出現在中青年女性身上, 而且這個病還有夏重冬輕的情況, 這樣的皮膚疾病還主要發生在日曬的部分, 並且日曬之後還會出現更嚴重的情況。 這樣的疾病為女性的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困擾, 那麼黃褐斑常用的局部外用藥有哪些呢?接下來就跟大家說說。
常用的局部外用藥:
1、氫醌
與酪氨酸酶的底物酪氨酸結構相似, 可以競爭性抑制酪氨酸酶的活性, 影響黑素的形成。 氫醌的作用機制還包括抑制dna和rna複合體, 剝蝕黑素小體和破壞黑素細胞,
如果日間聯合應用廣譜防曬霜可以提高氫醌的療效。 然而長期使用濃度為4%~5%的氫醌可引起原發刺激反應、接觸性皮炎和炎症後色素沉著, 另外還有引起外源性褐黃病和膚色變深的可能。 2%氫醌配伍0.05%或 0.1%維a酸或羥基乙酸治療有滿意療效, 後者可抑制氫醌氧化, 從而提高其表皮穿透作用, 促進色素排除, 並使角質細胞增生。 真皮黃褐斑用氫醌治療療效不佳。 短期應用皮質類固醇激素可以減少氫醌的刺激作用、降低細胞的新陳代謝抑制黑素複合體。
2、壬二酸
是從卵圓形糠秕孢子菌培養液中分離出的天然直鏈飽和二羥基酸。 壬二酸競爭性抑制酪氨酸酶, 直接干擾黑素生物合成, 並對黑素細胞的超微結構有損傷, 因此能成功地治療黃褐斑。 其對黃褐斑治療效果優於氫醌霜。 壬二酸對表皮型和混合型黃褐斑都有效, 常用20%壬二酸霜局部外擦。 壬二酸副作用小, 濃度在15%~20%時是人們可以耐受的, 過敏反應和光毒反應很少發生, 不良反應包括瘙癢、輕度的暫時性紅斑、鱗屑和灼熱感, 這些不良反應症狀通常2周~4周可以消退且沒有系統損害。
3、維a酸
維a酸可以減輕光老化引起的色素沉著斑, 並可以抑制酪氨酸的合成,
4、曲酸
曲酸是酪氨酸酶活性抑制劑, 抑制培養色素細胞生成黑素。 但是, 曲酸有顯著的潛在致敏性, 已發現使用含曲酸製劑的患者發生接觸性皮炎的比例很高。
5、酚硫醚
如4s半胱胺酚代表了一類新的與酚有關的脫色素化合物,這些黑素細胞毒性製劑是源於硫磺類似酚的化合物,產物有半胱胺醯酚和半胱胺酚。 n乙醯 4s半胱胺酸酚對黃褐斑有較好的療效, 且比氫醌刺激性小, 性質穩定。 它是酪氨酸酶的底物, 隨著酪氨酸酶的活化, 它形成一個黑色素的類似物,
用4%的n乙醯基4s半胱胺酚治療黃褐斑, 經過2周~4周的局部治療可取得顯著效果。 n丙醯4s半胱胺酚是n丙醯的一個新的衍生物, 這種化合物也是酪氨酸酶的底物, 與n乙醯基相比, 是一種效能更高的黑素細胞中毒劑。 酚硫醚同時具有抑制黑素細胞生長繁殖和殺傷黑素細胞的作用。
6、祛斑素
是中藥山茱萸的主要成分, 祛斑素對酪氨酸酶及黑素的產生有抑制作用, 其抑制程度與濃度有關, 濃度越高作用越強。
7、絲百祛斑霜
主要含有田七、川芎、桃紅、黃芩、白芷、珍珠等多種中藥成分, 具有活血化瘀、消滯祛風、增白潤膚的作用, 並能抑制酪氨酸酶活性, 減少黑素生成, 其療效優於氫醌。
8、化學剝脫劑外用製劑
雷瑣辛:雷瑣辛是兒茶酚的同質異構體, 是早期應用於化學剝脫劑的藥物之一。 濃度為50%的雷瑣辛可用於中、深層剝脫, 治療黃褐斑合併雀斑和日光性著色斑亦有效。
羥乙酸:羥乙酸化學剝脫劑代表了一類安全有效的治療面部色素沉著的方法, 它已較廣泛地用於治療黃褐斑。 用10%~15%的羥乙酸洗劑加 2%氫醌可增強療效。
曲酸:當曲酸凝膠治療黃褐斑無效時, 可用曲酸化學剝脫劑,它由2%曲酸與3種羥基酸組成。 使用曲酸化學剝脫劑後發生皮膚乾燥現象比羥基乙酸化學剝脫劑少。 羥乙酸聯合曲酸或羥乙酸聯合氫醌治療黃褐斑的色素沉著都有很好的療效。 缺點是曲酸製劑的刺激性比氫醌大。
三氯乙酸:三氯乙酸為中深層剝脫劑的一個輔助用藥,可用於治療泛發性及持續性的黃褐斑。水楊酸:水楊酸化學剝脫劑也可治療黃褐斑的色素沉著,其濃度為 10%~20%,間斷使用2周。
缺點是曲酸製劑的刺激性比氫醌大。三氯乙酸:三氯乙酸為中深層剝脫劑的一個輔助用藥,可用於治療泛發性及持續性的黃褐斑。水楊酸:水楊酸化學剝脫劑也可治療黃褐斑的色素沉著,其濃度為 10%~20%,間斷使用2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