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征是軟組織損傷診斷和鑒別診斷的主要依據。 根據明顯體征來診斷典型疾病並不困難。 困難的是在複雜的體征中發現和明確診斷那些複雜而隱蔽的疾病。 這就需要全面、系統而又仔細的檢查。 那麼檢查軟組織損傷哪些指標最重要呢?
軟組織損傷的檢查, 應從整體出發, 以局部為主, 體格檢查與特殊檢查相結合。
1、壓痛點的檢查:軟組織損傷一個重要的臨床症狀就是疼痛, 絕大多數軟組織損傷患者都有疼痛, 因此尋找疼痛部位的壓痛點就成了診斷軟組織損傷的重要手段。 檢查方法主要是摸診,
2、肢體功能活動檢查:軟組織損傷後肢體可出現不同程度的功能活動受限或活動異常, 肢體關節的運動主要是依靠關節及周圍的肌肉相互協調來完成的。 通過對關節活動範圍的測量, 肢體的長度測量和肢體周徑對比測量, 並結合摸診和肌肉抗阻試驗的檢查, 對於確定軟組織損傷的部位、程度和性質有很大幫助。
3、神經系統檢查:神經系統檢查是軟組織損傷中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 某些軟組織損傷常可引起神經系統的改變和功能障礙。 神經系統檢查對於瞭解治療後病情轉變情況也有重要價值。 神經系統的檢查包括感覺、運動檢查、生理反射與病理反射檢查等幾個方面。
4、特殊檢查:特殊檢查對軟組織損傷的診斷與鑒別診斷具有重要意義, 如椎間孔擠壓試驗、直腿抬高試驗對診斷頸椎病、腰椎間盤突出都是必不可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