臍帶護理是每位媽媽在出院前就必須具備的基本常識, 因為沒有做好臍帶護理就容易導致臍帶肉芽腫。 臍帶護理的著重在保護臍帶乾燥, 因此當不小心弄濕臍帶後, 一定要用醫院所給的酒精再護理一次, 每天約做三至四次護理工作。 臍帶約在十至十四天左右會脫落。 專家說, 等臍帶脫落後, 仍須直到肚臍眼完全收口、乾燥才停止臍帶護理工作;以後也必須定期以棉花棒沾水清洗肚臍, 以保持乾淨。
若臍帶久未脫落或脫落後肚臍滲血不止, 就必須帶至醫院診斷, 以防產生臍帶肉芽腫。 每個人身上都留著一個與母體相連的記號肚臍,
胎兒在子宮內, 以臍帶與母親的血液通過胎盤進行養分及廢料的交換, 臍帶可以說是胎兒的生命線。 嬰兒出生後, 最重要的一件事, 便是臍帶需被剪斷, 與胎盤、母親關係正式切斷, 嬰兒便開始邁向獨立生活, “臍帶”的功能正式功成身退。
保持臍部的乾燥與清潔
嬰兒出生後, 護理人員通常會留下長約5~6公分的臍帶與肚臍相連, 並用臍帶夾夾住一端, 避免臍帶出血。 專家表示, 這段預留的臍帶會逐漸變黃幹化再變黑, 然後整段自然脫落, 前後約需10~12天。 由於這種演變是自然形成,
臍帶連接母體子宮的胎盤和胎兒的肚臍之間, 是供給胎兒氧氣與營養以及胎兒排除代謝廢物的專用通道, 也可以說是胎兒賴以生長發育和維持生存的生命線。 任何影響到臍帶血流通暢的因素, 都有可能危及胎兒的健康狀況。
專家解釋, 臍帶通常是由兩條臍動脈與一條臍靜脈所組成, 外麵包覆著一層似膠狀物質和羊膜, 三條血管呈螺旋狀排列, 好比是三根繩子旋轉成一束般。 產前檢查時使用超聲波,
專家提醒父母, 因臍部下方有血管通至腹腔血管, 一旦臍部發生感染, 有可能會經此路徑至腹腔或全身發生細菌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