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小兒哮喘的中藥治療

哮喘是小兒時期較為常見的一種以發作性哮鳴氣促、呼氣延長為特徵的肺部疾患, 由於該病急性發作期症狀較重嚴重影響患兒的正常生活學習, 從而倍受醫患關注, 那麼, 作為家長, 除了可以選擇常規的治療外, 還可以依據病情實際選擇中藥, 下面就來看小兒哮喘的中藥治療。

1.邪犯肺衛型

患兒常表現為惡寒發熱, 有汗或無汗, 流鼻涕, 咳嗽氣喘, 喉間有水雞聲, 舌苔薄白微膩, 脈多浮滑等。 此乃感受外邪, 使肺失宣降, 痰阻氣道使然。 治法以疏邪宣肺化痰。 並根據感受風寒、風熱的不同性質, 而分別以溫宣與清宣兩法。

風寒喘惡寒而無汗, 宜用溫宣法;風熱喘發熱而有汗, 則用清宣法, , 佐以化痰之品。 達到邪去則肺氣自宣, 肺宣痰化則喘自平。

1.1基本方

生麻黃3g, 杏仁6g, 前胡4g, 半夏6g, 陳皮4g, 旋複花、蘇子、白芥子、萊菔子各5g, 白僵蠶5g, 甘草3個。 偏於風寒表實者加桂枝5g;偏於風熱者去麻黃, 加桑葉、牛蒡子各6g, 大貝母10g;若見發熱煩躁, 舌紅苔黃者去蘇子、白芥子、半夏加生石膏15g, 地龍6g, 黃芩5g, 生麻黃改用為炙麻黃, 若喘促漸平, 但仍有咳嗽者, 去蘇子、白芥子、旋複花、萊菔子, 加茯苓10g, 冬花、紫苑各6g以善其後。

2.痰濁內阻型

大多表現為氣逆喘急, 痰涎上雍如潮, 舌苔厚膩, 脈沉滑。 此型是無表邪, 易與外感誘發者相區別。 治以清化痰濁為主要法則。 但在辨證時尚須注意臟腑相關,

痰瘀同源的特點, 治療才能收到滿意的效果。 若伴見生有潮熱腹脹便結者, 其喘多因腸胃積滯、腑氣不通因肺與大腸相表裡, 肺氣之肅降, 有賴於腑氣之通暢, 倘大腸積滯不通, 則可影響肺氣之肅降, 痰雍便結而相互影響, 致痰濁阻遏氣道而成。 故治療不只注重肅肺降逆, 還特別留意通腑清腸。 以達肺氣宣、腑氣通, 方可使哮喘緩解;若哮喘發作時伴見有面色青暗, 口唇紫紺, 舌質紫暗者, 此喘非為痰之作祟, 而與絡脈瘀痹, 乃形成“痰加瘀血”, 治療應注意運用活血化瘀之品。

2.1基本方

膽南星3g, 枳殼、葶藶各6g, 蘇子、芥子、萊菔子各5g, 法半夏6g, 陳皮3g, 茯苓10g, 杏仁6g, 丹參6g, 甘草2g。 腹部脹滿, 大便幹結, 午後熱甚去膽南星、半夏、甘草, 加生大黃6g, 生石膏12g,

瓜蔞仁10g, 面青唇紺, 舌現紫暗或邊有瘀點者, 去蘇子、芥子、萊菔子;加桃仁、紅花、郁金各5g;痰涎雍盛者服用鮮竹瀝10ml。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