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中藥治療肺纖維化機制

特發性肺間質纖維化, 是以上皮細胞損傷及基底膜脫落、間質炎症、成纖維細胞增殖、過度細胞外基質沉積、肺泡氣體交換單位重塑為特點的一種肺部疾病。 由於氣體交換單位進行性丟失, 患者最終死于呼吸衰竭。 近年來其發病率日益增高, 激素治療效果差。 中醫藥在治療肺纖維化方面發揮了獨特優勢。 有研究採用大鼠肺纖維化模型, 證實了複方鱉甲方對治療肺纖維化的療效以及部分發病機理。

複方鱉甲方主要由鱉甲、赤芍、冬蟲夏草、三七、紫河車、連翹、莪術、當歸、黨參、板藍根、黃芪11味中藥組成,

具有扶正祛邪、活血化瘀之功效。 在臨床上主要治療肝纖維化。 研究人員將SD大鼠氣管內一次性注入博萊黴素, 複製肺纖維化模型。 對照組注入生理鹽水。 中藥大、中、小劑量組於造模後第1天灌胃方式給予複方鱉甲方, 陽性藥物對照組給予強的松。 各組於造模後第 7、14、28天腹主動脈抽血4毫升, 進行動脈血氣分析。 左肺行組織固定, 右肺支氣管肺泡灌洗, 膜天平法進行肺泡灌洗液表面物質活性測定。 灌洗後右肺液氮速凍, 進行羥脯氨酸測定。

在造模期間, 科研人員觀察了大鼠一般狀況, 發現通過氣管內一次性注入博萊黴素後第1天, 大鼠出現明顯躁動、乾咳、食欲下降。 3天后大鼠體重明顯下降, 口鼻及尾巴青紫, 死亡率較高。 7天后,

體重降至最低點。 14天后體重逐漸回升, 至28天基本恢復正常。 而中藥中劑量組一定程度上緩解了體重下降趨勢, 尤其在第7天與模型組有顯著性差異細胞合成並分泌於肺泡氣液介面的磷脂、中性脂及蛋白的多組分複合物, 具有降低肺泡氣液介面表面張力, 增加肺順應性, 阻止肺萎陷的功能。 肺泡灌洗液表面物質功能異常直接導致呼吸功能異常, 引發低氧血症。 用膜天平法測得的液面最大表面張力、最小表面張力、穩定係數等指標可以判斷肺泡灌洗液表面物質的表面活性。 博萊黴素可直接通過損傷 ATⅡ細胞, 影響肺泡灌洗液表面物質的合成與分泌, 導致低氧血症發生;同時影響 ATⅡ細胞對水電解質轉運的正常功能, 引發肺水腫,
降低肺順應性, 而大鼠在損傷後期也有很強的代償能力。 所以選擇恰當的時間點是衡量藥物療效的關鍵。 中藥中劑量組在第7天時能明顯增加最小表面張力和穩定係數, 從而減輕低氧血症的發生(P

肺組織羥脯氨酸可作為衡量肺纖維化程度的最直接指標, 中藥中劑量組在 14、28 天肺纖維化程度很輕(P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