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胎兒可能成為被動用藥者由於胎兒寄生在孕母體內,
藥物在孕母體內發生的反應,
必將同樣地反映在胎兒身上。
一般一說,
卵子受精後1至8天,
藥物可經輸卵管和子宮腔內的液體,
直接擴散和滲透到胚胎;胎盤形成中,
藥物亦可由母血透過胎盤絨毛膜和羊膜到羊水,
然後經胎兒消化系統吞服,
或經胎兒皮膚滲入;但是,
藥物主要是通過胎盤絨毛,
經臍帶內血管進入胎兒血中,
直接影響胎兒的。
所以,
孕婦一人用藥,
母兒雙方都會發生作用;胎兒是被動用藥者。
二、 同一藥物在母兒雙方發生的作用藥物在母兒發生的作用可相同,
也可以不同,
甚至相反。
所以,
在孕期用藥時,
既須知道藥物對孕婦的作用與副作用,
更須知道藥物對胎兒的作用和副作用。
當然,
絕大多數藥物對母兒的作用是相似的,
可能只有輕重和多少的區別;但是也有個別的藥物母兒的作用是迥異的。
如“反應停”致畸事件。
小分子的藥物,
因能通過胎盤,
故在孕婦用小分子藥物時,
這些藥物可從母體通過胎盤,
到達胎兒體內,
對胎兒起藥物作用;而大分子的藥物,
則不能通過胎盤,
就無法從母體到達胎兒體內,
對胎兒可以不起作用。
由此看來,
孕婦用藥不同於一般人的用藥。
即使是一般可以自取些家庭常備藥服即可的病,
也應對藥物有多方面的瞭解,
特別是要瞭解藥物對胎兒有無影響和影響的好壞等。
但是這些瞭解不是一般孕婦和她們的家人所能辦到的;所以,
還是去醫院請專科醫生看病和開藥,
對孕婦和胎兒都會安全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