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治療腹瀉 如何對症下藥

治療腹瀉, 最重要的是對症下藥。 腹瀉分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兩類, 感染性腹瀉由細菌或病毒等引起;非感染性腹瀉多由飲食不節、食物過敏、生活規律改變、氣候突變等原因引起。 因此, 一定要分清腹瀉的類型, 然後進行對因治療。

對感染性腹瀉, 首先要分清是細菌性的還是病毒性的。 如果是細菌性的, 可在醫生指導下, 針對引起腹瀉的病菌種類, 選用相應敏感的抗生素進行治療;如果是病毒性的, 使用抗生素則無效, 可採用中醫辨證論治或對症治療。

對非感染性腹瀉, 可採用中醫辨證論治和飲食療法,

服用一些助消化的藥物。

(1)吸附藥及胃腸道黏膜保護劑

藥用活性炭、白陶土、鞣酸蛋白、次碳酸鉍、雙八面體蒙托石(思密達)等。 常用於治療消化不良、急性腸炎、潰瘍性結腸炎等引起的腹瀉。

這些藥物口服到大腸後, 可通過吸附或收斂作用減少腸內容物對腸壁的刺激, 或形成保護膜, 減少腸黏膜滲出而發揮止瀉作用。 有的也能吸收大便中的水分, 使糞便稍微成形。 藥物本身無殺菌、抗毒作用。 因其作用不強, 對嚴重腹瀉療效稍差。

以上藥物宜空腹服用, 如需同時服用其他藥物, 應間隔一段時間。 有嘔吐者不宜使用。

(2)通過影響腸道運動而止瀉的藥

地蘭諾酯、洛呱丁胺(易蒙停)、複方樟腦酊等。 這些藥物可用於急、慢性腹瀉,

對局限性腸炎、潰瘍性腸炎、放射病引起的慢性腹瀉亦有效, 其止瀉作用強而迅速。

主要作用於腸壁, 直接抑制胃腸平滑肌的收縮, 抑制腸蠕動, 從而達到減少排便次數的目的。 但必須注意的是, 1歲以下嬰兒、孕婦和哺乳期婦女不宜使用;肝功能不全者應慎用;急性細菌性痢疾、急性潰瘍性結腸炎和偽膜性腸炎者禁用。

(3)解痙止痛劑

阿托品、山莨菪堿(654-2)、普魯本辛等藥。 有選擇性解除痙攣的作用, 並能擴張血管、改善微循環, 治療感染性休克, 常用於胃腸絞痛。 青光眼、腦出血者禁用。

(4)調節腸道菌群藥

多為一些人體正常菌群中的有益菌的活菌製劑。 常見的有雙歧桿菌、嗜酸性乳酸桿菌、酪酸菌、地衣芽孢菌無毒菌株等。 可用於急慢性腸炎、消化不良、腸道菌群失調、菌痢等。

應用後能大量補充腸道內正常菌群的數量, 並能促進其增殖, 以糾正菌群失調, 抑制腸道內致病菌的生長。 但不能與抗菌藥物同服, 應間隔半小時以上。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