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英國《鏡報》9月5日報導, 自2012年7月的一天覺醒之後, 愛爾蘭羅斯康芒郡的37歲男子丹尼爾 加爾文便開始持續打嗝, 一直到現在, 平均每7秒鐘就要打一個, 這意味著他在過去的14個月中已經打了大約525萬個嗝。
加爾文自己也不知道為什麼會突然開始打嗝。 他稱:“打嗝之前我曾喝高了, 但也不是特別多, 就喝了一點摻了烈酒的啤酒而已。 ”
加爾文的打嗝症狀有時輕有時嚴重。 奇怪的是, 在奇數天裡他會停止打嗝, 而在其他一些嚴重的日子裡, 他會因打嗝而眩暈、嘔吐、呼吸困難, 甚至整夜失眠。 “有時睡覺時我都能感覺到床因為打嗝而在搖晃”,
加爾文稱自己已經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打嗝, 使其不發出聲音, 好在人前巧妙地掩飾過去。 但是一旦當他放鬆警惕, 打嗝又會發出難聽的聲音。 他說:“打嗝已經佔據了我的生活, 是我每天大清早醒來做的第一件事。 ”
經常打嗝是不是一種病呢?
噯氣, 俗稱“打嗝”、“飽嗝”, 是各種消化道疾病常見的症狀之一。 尤其是反流性食管炎、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和功能性消化不良, 多伴有噯氣症狀。
打嗝的原因, 多因進食吞咽倉促、受涼或精神刺激等因素, 引起膈肌暫時性痙攣而產生。 引起打嗝的原因有多種, 包括胃、食管功能或器質性改變。
噯氣在中醫一般分為以下三種情況:
A、食滯停胃噯氣:噯氣伴有(不消化的)酸腐臭味, 噯聲悶濁或噁心, 噯氣不連續發作, 胸脘痞悶, 不思飲食, 大便有(不消化的)酸腐臭味或便秘, 舌苔厚膩, 脈象滑實。 治療可用枳實導滯丸或保和丸。
B、肝氣犯胃噯氣:噯氣頻繁, 噯聲響亮, 胸悶不舒, 脅肋隱痛, 舌苔薄白, 脈弦。 治療可用柴胡疏肝散、氣滯胃痛顆粒、疏肝健胃丸。
C、脾胃虛弱噯氣:噯氣斷續, 噯聲低弱, 嘔泛清水, 不思飲食, 面色?白或萎黃, 舌質淡苔薄白, 脈虛弱。 治療可用人參健脾丸。
長期打嗝怎麼辦?
專家解釋, 打嗝是因為腦幹、頸椎、胸膈、腸胃任何一個部位的神經受到刺激, 都會引起橫膈膜痙攣收縮。 特別是在受到寒冷刺激、飽餐、吃飯過快、吃進幹硬食物後, 都可能出現暫時性的呃逆, 這不能算病, 大部分的打嗝會在數分鐘後, 自動停止。 所以一般不必看醫生。
1、喝水彎腰法
喝幾口溫開水, 慢慢咽下, 並做彎腰90度的動作10~15次。 因胃部離膈肌較近, 可從內部溫暖膈肌, 在彎腰時, 內臟還會對膈肌起到按摩作用, 緩解膈肌痙攣, 達到止嗝的目的。
2、伸拉舌頭法
打嗝不止時, 用一塊乾淨紗布墊在舌頭上,
3、採用深呼吸的方法
比如在進食時發生呃逆可以暫停進食, 作幾次深呼吸, 往往在短時內能止住。
呃逆頻繁時, 可自己或請旁人用手指壓迫兩側的“少商”穴。 “少商”穴位於大拇指甲根部橈側面, 距指甲緣約0.6公分, 在黑白肉際交界處。 壓迫時要用一定的力量, 使患者有明顯酸痛感。 患者自行壓迫可兩手交替進行。
4、屏氣法
直接屏住呼吸30秒-45秒, 或取一根乾淨的筷子放入口中, 輕輕刺激上齶後1/3處, 打嗝症狀會立即停止。 因為用筷子刺激上顎會誘發咽反射, 能使患者突然屏氣, 使氣道內二氧化碳濃度, 從而干擾打嗝的神經反射活動。 但心肺功能不好的人慎用此法。
5、按摩有效治呃逆
取一根細棒, 一端裹上棉花(如手邊無棒, 可用竹筷的細端包上棉花代替), 放入患者口中, 用其軟端按端前軟顎正中線一點, 此點的位置正好在硬、軟顎交界處稍後面。 一般按摩一分鐘就能有效地控制呃逆。
6、驚嚇法
趁不注意猛拍一下打嗝者的後背, 也能止嗝。 因為驚嚇作為一種強烈的情緒刺激, 可通過皮層傳至皮下中樞, 抑止膈肌痙攣。 但有高血壓、心臟病人應慎用。
7、紙袋呼氣法
用一個小塑膠袋, 罩住自己的口鼻, 進行3~5次的深呼吸。 用呼出的二氧化碳重複吸入, 增加血液中二氧化碳的濃度, 來調節, 抑制打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