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 某論壇上有個“雷人”的帖子:一對80後年輕夫妻, 先生便秘, 每天早上蹲廁居然要40分鐘以上, 妻子忍無可忍要求和老公調換如廁順序, 結果無效。 失望的妻子開始反擊, 每晚9點之前就睡覺, 就為第二天搶佔廁所。 之後, 如廁戰爭升級, 老公先是踹門, 繼而用椅子砸門, 嚇得鄰居報警了。 最終, 兩口子以離婚的方式結束如廁戰爭。
也許有人感歎, 這就是80後的婚姻, 為雞毛小事把家都拆了。 不錯, 今時今日, 離婚的原因早已不是單純的“感情破裂”, 各種千奇百怪的導火索比比皆是, 尤其是剛步入圍城的80後小夫妻,
你也在日常瑣事中爭吵嗎?你的婚姻真的到了非離不可的地步嗎?面對瑣碎, 婚姻的出路和對策在哪裡?
現象
有多少個離婚理由
1.柴米油鹽瑣碎事
不少80後小夫妻本來是同學, 當學生時代的純美愛情轉變為現實生活的柴米油鹽, 難免產生較大落差, 而一旦再涉及就業壓力、婆媳矛盾等問題, 那些年輕的肩膀極有可能就此被壓垮, 一段婚姻也就此破碎。 可見, 萬萬不能小看瑣碎事在生活中的分量。
2.以自我為中心, 不肯互相包容
大多數80後都是獨生子女, 本來都是各自家庭的中心, 現在組成的小家中一下出現兩個“中心”, 夫妻二人個性不時發生衝撞, 矛盾在所難免。
3.婆媳難處, 一離了之
遇到困難不是想辦法解決, 而是輕易放棄, 也是80後小夫妻的特徵之一。 大多數因為婆媳關係處理不好而離婚的夫妻, 往往雙方都未曾努力改善家庭關係, 而是互相指責對方的態度不正確。
剖析
婚姻最怕“上綱上線”
為何細節可以摧毀婚姻?情感專家指出, 首先是因為缺乏溝通, 總以為對方會知道自己的, 會瞭解的。 可是如果不說, 對方怎麼會知道呢?溝通不暢直接導致積怨的產生,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小事積累成大矛盾, 就不可挽回了。 其次, 是因為當事人往往容易犯“上綱上線”的毛病, 歸根結底就是動不動將無傷大雅的小矛盾上升到“罪不可赦”的程度。 所以做菜是多放點鹽還是少放點鹽就不是口味差異的“小事”了,
此外, 更深層的社會原因是, 普遍受過高等教育的80後們, 對婚姻品質的要求逐日提高, 他們更看重婚內生活的和諧美滿, 對婚姻的從一而終看得很淡, 從不認為一紙婚書就是終身契約, 因而放手不是什麼難事。 但是這種剛剛蘇醒的“要求”沒有得到很好引導和規範, 並不知道什麼尺度最合適, 所以就很容易要求“過頭”, 結果就導致以離婚收場。
案例
從搶電腦到冷戰
受訪人:辰辰, 女, 1983年生, 幼師
宏威, 男, 1981年生,
事件重播:辰辰和宏威都是80後, 都是獨生子女, 結婚前都是家裡的嬌寶寶。 結婚後, 兩人一直互稱“寶寶”、“貝貝”, 仿佛一對沒長大的孩子。
蜜月之後, 一個週五晚上, 宏威回到家, 他看到辰辰正在不亦樂乎地玩電腦遊戲。 宏威本以為自己說要加班, 辰辰一定會把電腦讓出來並且給自己倒杯茶, 誰知道辰辰不但屁股都不挪一下, 累了一天的宏威氣壞了, 衝口而出:“就知道玩, 你就是這樣做老婆的!”那是他們之間的第一次爭吵。
搶電腦事件以宏威買了一台筆記本而終結。 第二次爭吵, 起因是一隻襪子。 一天起床上班, 宏威發現抽屜裡只剩下一隻襪子, 怎麼也找不到另一隻。 宏威急得沒法子, 最後只得從放髒衣服的簍子裡隨手撈出一雙穿上了事。
誰也沒想到, 僅僅結婚半年, 曾經那麼相愛的辰辰和宏威就離婚了。 專家分析:類似的小事件引發的爭吵越來越多, 難道辰辰和宏威之間沒有愛情嗎?不是的, 他們深愛彼此, 他們也曾試圖為彼此改變, 去解決一些問題。 但是, 每一次的爭吵, 都會在彼此的心中留下劃痕, 都會讓感情減弱一分。 尤其是, 他們兩人在爭吵之後, 並沒有去深入地溝通,化解對方的心結,而是簡單化對待,雖然看起來問題是解決了,但是彼此心裡卻有了積怨,長此下去,必有爆發的一天。
對策
易碎的婚姻要有愛的技巧
招數1:婚前必問的10個問題
為了避免婚後在生活中發生細節碰撞,《紐約時報》曾經開出婚姻專家列出的“婚前必問的10個問題”。專家認為,這些問題技術性地排除了90% 以上的婚姻痛苦,至今仍然具有極大的參考價值。
1.我們要不要孩子?如果要,主要由誰負責?
2.我們的賺錢能力以及目標是什麼?消費觀及儲蓄觀會不會發生衝突?3.臥室能放電視機嗎?
4.我們真的能傾聽對方訴說,並公平對待對方的想法和抱怨嗎?
5.我們清晰地瞭解對方的精神需求及信仰嗎?我們討論孩子將來的信仰問題嗎?
6.我們喜歡並尊重對方的朋友嗎?
7.我們能不能看重並尊敬對方的父母?我們有沒有考慮到父母可能會干涉我們的關係?
8.我們永遠不會因為婚姻放棄的東西是什麼?
9.如果我們中的一人需要離開其家族所在地陪同另一人到外地工作,做得到嗎?
10.我們是不是充滿信心地面對任何挑戰使婚姻一直往前走?
招數2:婚後執行《吵架公約》
網路上流傳一份《吵架公約》,一些80後小夫妻將其作為“家規”執行。專家表示,《吵架公約》具有實際指導意義。
1.吵架不當著父母、親戚、鄰居的面吵,在公共場所給對方面子。
2.不管誰對誰錯,只要一吵架,男方必須先輕聲輕氣哄女方一次,女方才能馬上冷靜下來,否則女方一看到男方哇啦哇啦,女方也忍不住哇啦哇啦,一旦造成嚴重後果,全部由男方負責。
3.在家裡吵架不准一走了之,實在要走,不得走出社區,不許不帶手機和關機。4.有錯一方要主動道歉,無錯一方在有錯方道歉並補償後要儘快原諒對方。
5.雙方都有錯時要互相檢討,道歉後由男方主動提出帶女方出去散心。
6.要出氣,不准砸東西。
招數3:掌握愛的技巧
1.別再一味地自怨或怨恨你的愛人無法滿足你的要求,與其幹坐在那兒抱怨,不如花點聰明才智用力去想想,怎麼讓他/她感受到你的不滿卻不會厭煩,怎麼才能溫柔地改變他/她。
2.要求對方的同時也要瞭解對方,什麼對於他/她是原則性的不可以改的,什麼是可以慢慢改變的。
3.懂得適當地付出,但絕不是像對待孩子一樣嬌慣對方,要讓對方明白,你是因為愛他/她,所以才會付出。
4.永遠不要吝嗇讚美,有時幾句表揚的話遠比其他更有用。
5.建立愛的帳戶,記下每件令你感動的小事,忘掉那些不愉快的爭執。
並沒有去深入地溝通,化解對方的心結,而是簡單化對待,雖然看起來問題是解決了,但是彼此心裡卻有了積怨,長此下去,必有爆發的一天。對策
易碎的婚姻要有愛的技巧
招數1:婚前必問的10個問題
為了避免婚後在生活中發生細節碰撞,《紐約時報》曾經開出婚姻專家列出的“婚前必問的10個問題”。專家認為,這些問題技術性地排除了90% 以上的婚姻痛苦,至今仍然具有極大的參考價值。
1.我們要不要孩子?如果要,主要由誰負責?
2.我們的賺錢能力以及目標是什麼?消費觀及儲蓄觀會不會發生衝突?3.臥室能放電視機嗎?
4.我們真的能傾聽對方訴說,並公平對待對方的想法和抱怨嗎?
5.我們清晰地瞭解對方的精神需求及信仰嗎?我們討論孩子將來的信仰問題嗎?
6.我們喜歡並尊重對方的朋友嗎?
7.我們能不能看重並尊敬對方的父母?我們有沒有考慮到父母可能會干涉我們的關係?
8.我們永遠不會因為婚姻放棄的東西是什麼?
9.如果我們中的一人需要離開其家族所在地陪同另一人到外地工作,做得到嗎?
10.我們是不是充滿信心地面對任何挑戰使婚姻一直往前走?
招數2:婚後執行《吵架公約》
網路上流傳一份《吵架公約》,一些80後小夫妻將其作為“家規”執行。專家表示,《吵架公約》具有實際指導意義。
1.吵架不當著父母、親戚、鄰居的面吵,在公共場所給對方面子。
2.不管誰對誰錯,只要一吵架,男方必須先輕聲輕氣哄女方一次,女方才能馬上冷靜下來,否則女方一看到男方哇啦哇啦,女方也忍不住哇啦哇啦,一旦造成嚴重後果,全部由男方負責。
3.在家裡吵架不准一走了之,實在要走,不得走出社區,不許不帶手機和關機。4.有錯一方要主動道歉,無錯一方在有錯方道歉並補償後要儘快原諒對方。
5.雙方都有錯時要互相檢討,道歉後由男方主動提出帶女方出去散心。
6.要出氣,不准砸東西。
招數3:掌握愛的技巧
1.別再一味地自怨或怨恨你的愛人無法滿足你的要求,與其幹坐在那兒抱怨,不如花點聰明才智用力去想想,怎麼讓他/她感受到你的不滿卻不會厭煩,怎麼才能溫柔地改變他/她。
2.要求對方的同時也要瞭解對方,什麼對於他/她是原則性的不可以改的,什麼是可以慢慢改變的。
3.懂得適當地付出,但絕不是像對待孩子一樣嬌慣對方,要讓對方明白,你是因為愛他/她,所以才會付出。
4.永遠不要吝嗇讚美,有時幾句表揚的話遠比其他更有用。
5.建立愛的帳戶,記下每件令你感動的小事,忘掉那些不愉快的爭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