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常見疾病>正文

肝豆狀核變性有哪些特徵

肝豆狀核變性(HLD)又稱Wilson病(WD), 是一種常染色體隱性遺傳性銅代謝障礙疾病。 由於患者ATP7B基因突變致體內銅排泄障礙, 造成銅在肝、神經等重要組織中蓄積, 引起肝硬化和基底節等腦部受損為主的變性疾病。 HLD多以青少年起病, 其發病年齡懸殊、起病緩急與病情進展速度不一, 並且各臟器受損的順序和程度也存在差異, 導致初發症狀多種多樣, 臨床表現複雜多變。 一般而言, 兒童期大多以肝症狀、肌張力障礙為主的神經症狀為首發;青壯年期常以震顫為主的神經症狀首發, 也有部分患者以構音障礙、舞蹈-手足徐動症、肌陣攣、投擲運動、精神障礙等神經系統表現為首發症狀;還有少數患者以血液、骨關節、皮膚、肌肉、腎臟、內分泌等方面的症狀起病。

HLD是目前臨床可治的遺傳病之一, 如果能獲得早期診斷、恰當的長期系統的驅銅治療, 往往可使患者享受與健康人一樣的生活和壽命。 若患者不接受長期規律的綜合驅銅治療, 最終會致殘、致死, 給家庭和社會帶來沉重的經濟負擔和社會負擔。

肝豆狀核變性系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 很多患者家屬常常疑惑, 家族中並沒有本病患者, 為什麼自己的孩子卻成為本病的患者呢?孩子遺傳本病的幾率有多大呢?是女孩患病幾率多還是男孩患病幾率多呢?患者的下代還會遺傳本病嗎?肝豆患者與肝豆患者能結婚嗎等等,

我們把本病的遺傳規律總結如下:

1、本病系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 由於基因位於常染色體上, 所以疾病的發生與性別無關, 男女發病機會相等。

2、家族中患者的分佈往往是散在的, 通常看不到連續傳遞現象, 有時在整個家族中只有一個患者。

3、患者的父母表型往往正常, 但都是致病基因攜帶者, 這樣出生後代患者的可能性約1/4, 患者的正常同胞中有2/4的可能性為本病攜帶者。

4、近親婚配時, 子女遺傳本病的發病率要比非近親婚配者高, 這是他們來自共同的祖先, 往往具有某種共同的基因。

5、肝豆患者互相婚配時, 後代子女無疑將全部受累。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