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兒科>正文

家長對孩子進行安全教育的方法

幼兒期到學齡前的孩子較為淘氣活潑, 與此同時, 生活中的危險也隨之增加。 要讓寶寶學會自我保護, 就要進行安全教育

一、必須讓寶寶知道的事項

應讓寶寶牢記父母的姓名、家庭和幼稚園的地址及家裡和爸爸媽媽的電話;懂得匪警、火警、交通事故急救等重要電話的打法;讓寶寶知道附近的派出所(報警點)的具體位置等, 以備寶寶發生緊急情況時使用。

二、讓寶寶學會面對陌生人

讓寶寶學會自我救助的方法, 是寶寶獲得人身安全的重要保障。

家長可以故事、遊戲等形式, 教導寶寶學會應對陌生人。

在不得不讓寶寶獨處家中時, 家長應仔細叮囑寶寶不給陌生人開門, 同時告誡寶寶不要隨便出門, 以免走失。 如果走失, 心裡一定要沉著不慌張, 不要輕易相信陌生人, 應就近找員警叔叔尋求幫助。

教寶寶遇到緊急情況時, 學會大聲呼救。 遇到地震、火災等自然災害時, 教寶寶簡單的自護辦法, 不要亂跑, 等待救援。

三、讓寶寶懂得簡單的減輕傷害的方法

有的家長認為寶寶小, 不需要過早地對寶寶進行安全教育, 平時對寶寶採取過度保護的態度, 容易造成寶寶一遇到事情就找爸爸媽媽, 缺乏自我保護的意識和能力。

日常生活中, 家長應教給寶寶簡單的應對意外傷害的方法, 如手指被割傷、流鼻血、被開水燙了時,

應怎樣減輕傷害等等。

四、防止意外教育

要告訴寶寶, 什么東西是會給他帶來傷害的。

寶寶都喜歡登高爬低, 雖然他們對高也有恐懼, 但好動與好奇, 又常使他們在玩耍中忘了危險。 爸爸媽媽要常提醒寶寶, 不去危險的地方, 不做危險的動作。 如不要從滑梯上跳下來, 不要在雙杠上隨便放手, 不要到處亂爬等等。 當他出現危險傾向時, 要嚴厲制止。

在室外活動時, 要讓寶寶知道躲避汽車。 不要在社區的馬路中間玩, 不要在橫穿馬路時猛跑, 要告訴他車來後躲避的方式。 比如, 當汽車過來時, 媽媽不要只想著急忙抱起寶寶, 而最好是牽著寶寶的手, 避到近側的路邊。 讓寶寶能親身體驗到怎麼辦。

五、防止走失教育

在寶寶剛學會說話時,

就要告訴他家庭地址、爸爸媽媽的姓名、自己叫什麼, 再大一點, 最好能讓寶寶知道爸爸媽媽的電話和單位。 如果注意教育, 3歲內的寶寶完全可記住上述內容。 當寶寶在社區裡玩耍時, 爸爸媽媽應在邊上看護, 如一時有事, 也要託付他人, 並告訴寶寶不能跟不認識的人走, 即使是熟人, 在爸爸媽媽不在的情況下, 也不要跟他離開。

六、防止傷人教育

寶寶在社區裡玩耍, 會有很多相熟的小朋友一起玩。 寶寶在遊戲中常不知輕重, 有時就會傷著對方或被對方傷害。 有些爸爸媽媽在寶寶被打之後, 經常說:“他打你, 你就狠狠打他!”寶寶在動手打架時, 就會真的狠狠打, 使對方受傷甚至致殘。 所以要教育寶寶尊重生命的觀念,

在平時講故事時, 給他灌輸這方面的內容。 要告訴寶寶不能拿石頭、棍子打人, 也不能用手去觸對方的眼睛, 不要用力去推倒小朋友, 不要咬小朋友等等。 當然, 也不能讓寶寶不知避開他人的攻擊, 要告訴寶寶, 不同拿棍子的小朋友玩, 如小朋友動手時, 要擋開他, 使他不能抓傷、捅傷自己。

七、分清魯莽和勇敢

崇尚勇敢精神是寶寶的共性。 但是, 寶寶尚小, 往往不清楚什麼是勇敢, 什麼是魯莽, 特別是現在不少動畫片, 打打殺殺的鏡頭頗多, “英雄人物”又常常具超人能力, 可以刀槍不入, 可以淩空飛行……寶寶理解能力差, 看到這些鏡頭會認為是可行的而加以模仿。 所以如果電視中的“英雄”做了什麼勇敢之舉時, 要告訴寶寶, 這是不應該學的。

如果寶寶魯莽地要做什麼危險的事時, 要及時想辦法防止出危險, 並妥善處理。

安全教育是讓寶寶有避害意識的教育, 是讓寶寶明白遇到危險該怎麼做, 是一種積極的預防手段。 要使寶寶心裡真正明白, 才能達到目的。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