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人群養生>兒童>正文

小孩孤獨症的症狀表現有這五個

目前普遍發現很多的孩子患上了孤獨症, 一旦患上孤獨症是多麼可怕, 很多家長朋友也很擔心, 那麼家長朋友們對孤獨症的瞭解有多少呢?兒童孤獨症是一類以嚴重孤獨, 缺乏情感反應, 語言發育障礙, 刻板重複動作和對環境奇特的反應為特徵的疾病。

小孩孤獨症的症狀

1.社會交流障礙這是孤獨症患兒面臨的最大問題。 他們對周圍的事物漠不關心, 難以體會別人的情緒和感受, 也無法正確地表達自己的情緒和感受。 孤獨症患兒存在“思維盲區”。

2.缺乏學習與模仿的能力。 “模仿”是孩子學習的最重要工具,

孩子就是通過模仿學習說話, 學習運用無聲的身體語言、手勢和表情進行溝通的。 但是孤獨症患兒不懂得模仿。

3.語言障礙突出。 大多數患兒言語很少, 甚至嚴重者終身不語。 即便有的患兒會說話, 也寧願用手勢來代替語言, 或者只會機械地模仿別人的語言, 並且常常分不清你我。

4.興趣狹窄、行為刻板。 患兒通常會較長時間地專注於某種或某幾種遊戲, 經常重複一些固定刻板的動作, 對環境要求嚴格, 不容許有絲毫改變, 甚至有自殘行為。

5.大多智力發育落後或不均衡。 70%的患兒智力落後, 但在某些方面可能有比較特殊的能力;20%智力在正常範圍, 約10%智力超常, 表現為對音樂、美術等十分敏感或者記憶力超常等等。

預防孤獨症的方法

由於現代生活水準的提高, 家庭中的高脂肪、高蛋白和高糖類營養品日漸增多, 而蔬菜、雜糧、水果和白開水等日趨減少。 現代醫學研究表明, 高脂肪、高蛋白和高糖類食物中所含的磷、硫、氯等在人體內表現為酸性, 故被稱為“酸性食物”。 蔬菜、水果等, 因其富含鉀、鈣、鈉和鎂等, 在人體內表現為鹼性, 而被稱為“鹼性食物”。

平時幼兒的血液呈弱鹼性, 若長期大量攝入肉類、高糖等酸性食物, 血液會隨之酸化, 呈現酸性體質, 使機體內環境平衡發生紊亂, 從而影響幼兒的性格和心理發育。 這種影響對身體正處於快速發育的幼兒尤為明顯。 輕者表現為手足發涼, 易感冒, 受驚哭鬧, 皮膚易過敏和出濕疹。 重者則因機體缺乏鉀、鈣、鎂、鋅等元素,

影響大腦的發育及功能, 導致記憶力、思維能力減退, 甚至思維紊亂, 產生輕微精神異常表現。 可見“酸性食物”對幼兒孤獨症的發生、發展起著重要作用。

從新生兒開始提倡母乳餵養。 母乳是嬰兒的最佳營養品, 含有豐富的微量元素, 更適宜于嬰兒大腦生長發育。 讓孩子多吃雜糧、新鮮蔬菜和水果, 尤其是富含纖維素的食物(芹菜、菠菜、韭菜、筍等), 這些蔬菜還含有多種維生素、微量元素和礦物質。 對2~4歲小孩, 父母應糾正其偏食習慣, 保持膳食營養平衡。 另外, 家長還應引導孩子與外界多交往和接觸, 讓幼兒與同齡孩子一起玩耍、遊戲、交談和學習, 使他們身心愉快, 茁壯成長, 以有效地預防幼兒孤獨症。

幼兒形成孤獨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有的是因為家庭成員少, 居住環境也趨向於封閉, 使得孩子與同伴的交往大大減少;有的是因為父母的教育方法不當, 只給孩子物質上的滿足, 而缺少與孩子精神上的交流。 但幼兒畢竟發育尚未定型, 只要教育得法, 矯正是大有可能的。 愛孩子、關心孩子、親近孩子, 經常和孩子進行感情上的交流, 瞭解孩子, 激發孩子說話的願望, 有意識地解除幼兒的心理障礙。 不要溺愛孩子。 成人對孩子過分溺愛, 不能用正確的方法教育和引導孩子, 一般是造成孤僻的主要原因。 注意培養孩子的獨立性。 不要包辦代替孩子能做的事。 幼兒生長發育迅速, 可塑性大, 求知欲強, 是人生身心發展的關鍵時期,
不能事事由成人來做而抹煞了幼兒的求知欲, 失去了培養幼兒獨立性的有利時機。 有意識地讓孩子與同夥交往, 為他們提交往的環境, 營造交往的氣氛。

精彩推薦:孤獨症能治好嗎?聽專家詳解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