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人群養生>男人>正文

腎虛是否屬於腎病的範疇呢?

有不少人, 對腎病與“腎虛”的概念模糊不清, 甚至混為一談。 這有待於加以區別, 以使疾病得到準確的診斷及治療, 避免誤診, 貽誤病情。

《素問?六節藏象論篇》雲:“腎者主蟄, 封藏之本, 精之處也。 其華在發,其充在骨……”《景嶽全書?腫脹》又雲:“蓋水為至陰,故其本在腎……腎虛則水無所主而妄行”, 說明腎臟主水, 主生殖, 主骨生髓通於腦等功能, 它包括了現代醫學的泌尿、生殖、運動及神經等系統的某些病症。

所謂“腎虛”是中醫診斷的一組症候群, 可表現為腰脊酸痛, 倦怠乏力, 頭暈目眩, 身體浮腫, 陽痿早洩, 不孕不育等。 它可表現在上述幾個系統疾病的某一個階段,

而非單一指某一種疾病, 故單以“腎虛”來解釋腎臟病實屬偏頗。

大部分腎虛的患者無論是腎臟的結構或是其它臟器的結構都沒有發生明顯的器質性改變。 因此, 中醫診斷腎虛的患者做B超檢查自然是什麼也看不到的。

現代醫學的腎臟病是指臨床表現為肢體浮腫, 尿量減少, 血壓增高甚至腎功能減退、貧血、噁心、納差、昏迷、抽搐等症。 故與中醫的腎虛在病理機制、臨床症狀有密切的聯繫而不盡完全相同。

綜上所述, 中醫的“腎虛”不能與腎臟病混為一談, 只有腎臟病的某一個階段可用“腎虛”來辯證。 故臨床中應重視中醫的辯證論治, 充分體現“同病異治”、“異病同治”之特色。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