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癱是指從出生後一個月內腦發育尚未成熟階段, 由於非進行性腦損傷所致的以姿勢各運動功能障礙為主的綜合征, 是小兒時期常見的中樞神經障礙綜合征, 病變部位在腦, 累及四肢, 但是很多人不知道腦癱的臨床表現是什麼樣的, 下面將為大家介紹腦癱的臨床表現。
腦癱的臨床表現包括:
僵硬, 尤其在穿衣時, 上肢難穿進袖口;換尿布清洗時, 大腿不易外展;擦手掌時, 以及洗澡時出現四肢僵硬。 嬰兒不喜歡洗澡。
感覺閾值低, 表現為對雜訊或體位改變易驚, 擁抱反射增強伴哭鬧。
生後不久的正常嬰兒,
過“百天”的嬰兒尚不能抬頭, 4-5月挺腰時頭仍搖擺不定。
握拳:一般生後3月內嬰兒可握拳不張開, 如4個月仍有拇指內收, 手不張開應懷疑小兒腦癱。
正常嬰兒應在3-5月時看見物體會伸手抓, 若5月後還不能者疑為小兒腦癱。
一般生後4-6周會笑, 以後認人。 痙攣型小兒腦癱患兒表情淡漠, 手足徐動型常呈愁眉苦臉的樣子。
肌肉鬆軟不能翻身, 動作徐緩。 觸摸小兒大腿內側, 或讓小兒腳著床或上下跳動時, 出現下肢伸展交叉。
過早發育:小兒腦癱患兒可出現過早翻身, 但是一種突然的反射性翻身,
新生兒或3月嬰兒易驚、啼哭不止、厭乳和睡眠困難。
早期餵養、進食咀嚼、飲水、吞咽困難, 以及有流涎、呼吸障礙。